上海市消保委:“双十一”虚假宣传投诉集中
上海市消保委发布的“双十一”投诉数据分析显示,11月11日至20日期间,各级消保委受理涉及“双十一”的投诉221件,占网购投诉量的12.7%,虚假宣传、合同违约、售后服务问题的投诉较为集中。
促销活动优惠不实是消费者投诉最为集中的问题,占比62%,主要包括优惠条件限制多、优惠承诺不兑现、保价承诺不保价等。在“双十一”促销中,相当一部分商家的优惠“暗藏陷阱”,限制使用地区、限制使用时段、限制叠加使用等,未能真实、全面地向消费者介绍相关优惠信息,引起消费者误解,造成损失。
投诉分析还发现,一些商家履约诚信度不高。一些商家“双十一”未能做好充分的预备工作,一旦销售过程中出现货源不足、系统问题等,便直接取消订单,造成消费者损失,相关投诉占比28%,主要表现为单方面取消订单、下单无货或缺货、预付定金后遭遇麻烦等。比如,近年来“双十一”促销活动中主推的预售模式就造成了部分消费者预付定金后的种种无奈。有消费者向消保委反映,付妥定金后发现尾款金额上涨、商品内容变更、活动规则修改,定金又无法退回,由此而遭遇两难。
此外,与网购相关的售后、物流、金融等环节也依然存在短板,相关投诉占比10%,涉及售后响应慢、发货有拖延、金融支付不畅等。
上海市消保委发布的“双十一”投诉数据分析显示,11月11日至20日期间,各级消保委受理涉及“双十一”的投诉221件,占网购投诉量的12.7%,虚假宣传、合同违约、售后服务问题的投诉较为集中。
促销活动优惠不实是消费者投诉最为集中的问题,占比62%,主要包括优惠条件限制多、优惠承诺不兑现、保价承诺不保价等。在“双十一”促销中,相当一部分商家的优惠“暗藏陷阱”,限制使用地区、限制使用时段、限制叠加使用等,未能真实、全面地向消费者介绍相关优惠信息,引起消费者误解,造成损失。
投诉分析还发现,一些商家履约诚信度不高。一些商家“双十一”未能做好充分的预备工作,一旦销售过程中出现货源不足、系统问题等,便直接取消订单,造成消费者损失,相关投诉占比28%,主要表现为单方面取消订单、下单无货或缺货、预付定金后遭遇麻烦等。比如,近年来“双十一”促销活动中主推的预售模式就造成了部分消费者预付定金后的种种无奈。有消费者向消保委反映,付妥定金后发现尾款金额上涨、商品内容变更、活动规则修改,定金又无法退回,由此而遭遇两难。
此外,与网购相关的售后、物流、金融等环节也依然存在短板,相关投诉占比10%,涉及售后响应慢、发货有拖延、金融支付不畅等。
- 共筑质量诚信 提振消费信心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组织2000余家优秀企业开展2024年…(2024-03-21)
- 质量赢得市场 诚信提振消费 为中国质量提升注入新动力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组织20…(2024-03-15)
- 传递质量信任 引导质量消费 中国质检协会组织2024年“3.15”产品和服务质量诚信…(2024-03-15)
- 聚焦质量提升 引导质量消费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开展“产品和服务质量诚信承诺”主题活…(2024-03-15)
- 用诚信之力筑牢消费之基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组织2000多家优秀企业共同开展2024年…(2024-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