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检验检疫局“3·15”系列活动创新形式服务民生
让消费更有尊严
——上海检验检疫局“3·15”系列活动创新形式服务民生
2014年3月15日,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步入而立之年,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实施,也让检验检疫部门站在了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新起点上。面对“新形势、新重点”,上海检验检疫局创新服务、严明执法,就是要让消费更安心、更幸福、更有尊严。

上海检验检疫局副局长李晋在12365质量热线指挥中心接待市民来访

发放检验检疫及消费知识宣传册

在商场设咨询台接受服装、酒类、食品等消费咨询

集中销毁不合格进口水产品、食品及入境违禁携带物

进工厂监管玩具生产

开展自贸区政策宣讲活动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局局长徐金记提案力推消费品安全立法

在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检验检疫局局长徐金记就消费品安全立法问题接受记者采访。
花香春暖,风和日丽。3月3日至12日,备受瞩目的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上海检验检疫局局长徐金记作为全国政协委员递交关于尽快制订《消费品安全法》的提案,力推消费品安全立法进程。该提案受到广泛关注,《新华每日电讯》、新华网、《人民政协报》、《经济日报》、《解放日报》等主流媒体纷纷予以报道,向社会传达了检验检疫人关注民生,为百姓立言的良苦用心。
保障消费品安全是上海局一直以来的工作重点。多年来,上海局遵循“崇检尽责,服务至上”的上海检验检疫精神,在保障进出口农产品、食品、消费品安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如建立质量失信“黑名单”,帮助企业强化质量主体意识;完善粮食、水果安全风险监控体系建设;完善进口婴幼儿食品认可仓库存放监管制度;大力推进冷链查验模式,推进冷冻食品查验设施建设;坚持科技兴检,建立较为完善的实验室技术保障体系。此外,上海局还经常开展进出口婴幼儿食品及乳制品、红酒、橄榄油、肉类等重点产品专项整治工作,仅2013年,就妥善处置美素丽儿问题奶粉、欧洲“马肉风波”等12起突发安全事件。
“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包括上海局在内的相关政府管理部门逐步探索出了一些新的消费品安全监管制度和方式,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消费品安全状况距离中央要求、群众期盼还有差距,许多监管制度和方式需要上升到法律层面予以规范,并与其他法规制度协调衔接。为此,国家质检总局已于去年11月18日宣布正式启动《消费品安全法》立法研究工作,力争在2015年年底前形成送审稿。”徐金记表示,“在今年两会上递交尽快制订《消费品安全法》的提案,正是想在这个基础上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以推动加快消费品安全立法进程。”
在该提案中,徐金记从5个方面阐述了消费品安全立法的必要性:一是完善产品质量安全法律体系的需要;二是维护消费者切身利益的需要;三是提升“中国制造”水平的需要;四是转变社会管理方式的需要;五是吸收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的需要。在《消费品安全法》的具体内容方面,徐金记建议应明确以下几个制度性问题。一是实行严格的消费品安全责任。消费者对销售者有追诉严格责任权利,销售者有向制造者追偿权利。二是转变政府职能,理顺各监管机关之间的关系。即对质监、检验检疫等部门进行统一梳理与分配,真正发挥各有权机关的监管合力。三是完善消费品缺陷责任追究制度,使我国消费者、产品使用者可以在多种责任中选择一种或几种最利于自己的责任进行索赔。同时建立合理的产品责任赔偿标准和数额,提高索赔额度,加大惩戒力度。四是完善消费品质量检验、鉴定体系。确立专门的检验仲裁渠道,为消费者因缺陷产品受到损害提起仲裁、诉讼提供有效帮助,为消费者索赔提供援助。
“人勤春早,政通民安。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消费品安全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堪称民生之本、民生之重。消费品安全立法,是切实保障消费者利益的必由之路。期待在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共同呼吁及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视、支持下,《消费品安全法》早日出台并不断完善。”徐金记说。
最温馨的关怀 品质生活进万家
春天是美丽的季节,也是充满温情的季节。在美丽繁华的上海,有一群检验检疫人,在每一年的阳春三月深入街头、校园、社区,为百姓送来最温馨的关怀,把质量的春风吹入千家万户。在今年的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上海检验检疫人再次来到市民中间,给他们送去消费知识,为他们答疑解惑、排忧解难,他们创新形式,多角度、多渠道举办各种服务、执法和监管活动,为营造公平、有序、和谐的消费环境尽心、尽力。
微平台 倡导消费理念
2013年我国网民数量已经突破6亿,微信的总用户数同样已经超过了6亿,每日活跃用户1亿,网络成为了人们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的重要部分。消费作为伴随人们一生的主题,自然而然也深受网络影响。人们不仅通过网络消费,也通过网络获得各类消费资讯。网络消费时代,盲目性消费、攀比性消费、从众性消费、超前性消费等不正确的消费行为也正悄然蔓延。
直面网络宣传新要求,上海检验检疫局把消费知识宣传与网络相结合,通过局网站“3·15”专栏以及联合上海市民信箱发送公益邮件等方式,将最新的消费资讯送至消费者的身边,帮助消费者正确消费、理性消费、合理消费。立足新形势,上海局乘势而上、主动作为,将微信平台引入普法宣传工作中,为消费者送上各类进口商品和检验检疫知识大餐。3月15日所在的一周,上海局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在微信平台每天发布一篇进口商品消费小知识,内容涵盖了进口水果、玩具、服装、家电、涂料、携带物及邮寄物检疫须知等各个方面。衣、食、住、行,检验检疫的工作涉及民生的方方面面,与生活息息相关,检验检疫部门要做的就是当好消费者的贴心人。
零距离 现场答疑解惑
现场宣传活动同样毫不逊色,借“3·15”活动契机,上海局各分支机构深入繁华商圈、居民社区和大专院校,积极开展现场咨询活动,为市民答疑解惑,同时大力宣传检验检疫和消费品安全鉴别等相关知识。
其中,上海局分支机构浦江局在静安区889广场、长宁区百盛购物中心,浦东局在正大广场,机场局在货检处、综保办、浦东机场候机楼,吴淞局在宝山区文化广场,外高桥局、洋山局在海事大学,闵行局在吴中路红星美凯龙,奉贤局在大润发广场,崇明局在城桥镇步行街,南汇局在汇苑宾馆、惠南镇世纪联华超市广场,金山局在石化乐购广场,洋山局在洋山保税港区,松江局在岳阳生活广场,铁路局在上海火车站南广场,航交所办在上海航运服务大厦、提篮桥街道,保税区办在外高桥进口商品直销中心,化工区办在化工区大厦大厅设立了多个咨询点,向消费者传授有关进口食品、化妆品、玩具、轻纺、小家电等消费知识。
亮利剑 护航安全消费
如果说传递正确的消费价值观是检验检疫人的应有之举,那为消费者安全消费护航,是国门卫士责无旁贷的使命。上海局围绕民生消费,保障国门安全,为消费者打开一片安全消费的绿色天空。
自去年“3·15”以来的一年中,上海局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全年共组织开展打击假冒检验检疫证书、打击非法开展咨询认证业务、进口儿童玩具、进口酒类和进口冷冻牛肉制品等5个专项执法稽查,立案11起,并将发现的6起违法线索分别移送公安机关和工商部门查处,罚没款计352391.04元。一年来,上海局联合市酒类专卖局、市质监局、市工商局、市公安局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检查10余次,涉及进口食品、化妆品、进口玩具、进口机电产品、进口消费品等多种产品。在联合市工商部门、公安部门对杨浦区某冷藏食品交易市场进行执法检验时,现场查获了来自疫区且禁止入境的牛肉产品300余箱。在打击假冒检验检疫证书专项行动中,全局立案查处11起,并通过“两法衔接”机制,联合公安机关共同查处涉刑案件3起,配合公安机关抓获犯罪嫌疑人30余名。这一串串数字,展示的是上海检验检疫人抓质量、保安全的坚定决心。
听心声 践行服务本色
12代表一年12个月,365代表一年365天——正如其名称所展现的那样,上海质检12365热线秉承“服务消费者,天天都是‘3·15’”的理念,发挥着倾听民声、畅通民意、善解民忧的功能。从24小时人工接听与网上受理并行模式,到每年开展“局长接线日”活动,12365热线已成为上海局服务消费者的“好帮手”和市民的“贴心人”。自2011年8月系统开通至今,12365质量热线已收到有关检验检疫业务的有效咨询、举报1000余件,其中咨询962件,举报72件,均已办结,热线的顾客满意率每年都达到90%以上。
前进的步伐仍在继续,为了更好地构建上海检验检疫部门与消费者和广大市民之间的桥梁,充分发挥质量热线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进出口企业的作用,3月1日,12365质量热线自贸区咨询服务平台正式开通,除了原有的电话热线之外,同时开通的还有网上咨询直通车和微信公众平台。上海质检两局将通过该平台快速处理自贸区企业的相关咨询,第一时间主动预告和发布自贸区质量技监方面的最新改革创新措施和政策法律文件。12365质量热线完成了从“被动接听”到“主动发布”的华丽转身。
“人民质检,质检为民”。为人民服务永无止境,上海局将继续以开放的姿态、优质的服务、公正的执法,以实际行动向消费者展示刚正廉明、科学权威、可亲可信的人民质检形象。
集中销毁专项行动让市民餐桌更安全
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为进一步净化消费环境,护航消费安全,上海检验检疫局以“检验检疫在空港,和谐消费入万家”为主题,在空港开展了集中销毁专项行动。
3月14日上午10时,上海局“3·15”空港集中销毁专项行动在浦东机场空港查验场站内拉开了帷幕。此次集中销毁的对象主要集中在机场旅检通道截获的旅客禁止携带入境物品以及不合格的进口水生动物、水产品等。2014年以来,通过上海机场口岸进口的水生动物及其产品查获不合格共计73批次,不合格产品包括龙虾、象拔蚌、扇贝、生蚝、石斑鱼等价格不菲的海鲜类食品。此外,随着近年来出入境旅客数量不断攀升,旅客携带禁止入境物品的现象时有发生。今年前2个月,上海机场检验检疫局截获的禁止携带入境物品共计5290批次,包括水果、肉肠、火腿、奶酪、燕窝、海参等,从中截获各类有害生物共计83种次。销毁活动现场,检验检疫工作人员对待销毁货物正进行着最后的清点、核实工作。最后,将所有清点完毕的待销毁货物分类、装车送往指定的处理点做无害化处理,为整个销毁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上海局通过此次集中销毁专项行动再一次表达了“以守护国门为己任”的检验检疫工作者的决心和目标。为严防国外疫情疫病和有害生物传入我国、保障进口食品安全,上海局将继续做好入境旅客携带物品的检疫查验和进出境动植物及其产品、进出口食品检验工作,严格执法、严密防范质量安全风险。同时也呼吁广大旅客不要携带《名录》内物品入境,为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安全、生态环境的稳定和人体健康,请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规定。
12365“局长接线日”活动热线牵动民心
上海质检12365质量热线是按照国家质检总局法治质检、科技质检、和谐质检建设要求建立的一个品牌,是上海检验检疫局和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对12365系统的共建、共用、共享的创新成果。它推动了两局在受理举报、咨询方面资源的融合、整合与联合,全面提升了质检系统的执法效能和窗口服务水平,满足了社会对质检服务的增长需求。为了更好地发挥该热线为民服务的作用,国家质检总局要求各直属检验检疫局和质量技术监督局在每年3月1日同时开展“局长接线日”活动。
今年3月1日,上海局联合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于12365中心组织开展“局长接线日”暨12365自贸区咨询服务平台开通仪式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是“提升响应力,服务自贸区”,上海质检两局深入贯彻落实质检总局“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的工作方针,充分发挥12365热线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功能,提升对上海自贸区企业的服务能力。上海质检两局领导出席仪式并启动了12365自贸区咨询服务平台。活动现场,两局领导积极解答了自贸区内10家企业代表关于区内优惠政策的咨询;20名执法人员整装待发,随时准备奔赴现场,查处违法案件。
通过在12365网站上专门开辟自贸区业务咨询直通车这个信息化平台,既方便区内企业了解检验检疫支持外贸发展的举措,又便于检验检疫掌握外贸企业需求,对检验检疫更好地服务企业,搭建检企合作和贸易促进平台,维护进出口产品的质量安全也提供了极大支持。这一举措,实现了群众便利、企业发展、检验检疫工作提升的多方共赢。
当天,国家质检总局视频连线质检工作第一线,总局副局长陈钢及相关司局领导参加了此次连线活动。总局领导现场连线上海机场检验检疫局旅检工作人员,旅检工作人员按照日常检疫程序要求,认真开展检疫查验工作,当场发现入境旅客携带禁止入境的水果,进行截留处理并出具“携带物留验/处理凭证”。执法过程中,旅检工作人员积极与旅客沟通交流,全面宣传相关法律法规,以饱满的工作热情、良好的精神风貌、完善的工作流程、标准化的操作展现了一线工作人员的风采。
局长接线日当天,12365质量热线共受理检验检疫咨询17起,当场解答7起,其余10起通过网络受理,均在第一时间与咨询人进行联系,并在5个工作日内向咨询人进行解答。
让消费更有尊严
——上海检验检疫局“3·15”系列活动创新形式服务民生
2014年3月15日,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步入而立之年,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实施,也让检验检疫部门站在了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新起点上。面对“新形势、新重点”,上海检验检疫局创新服务、严明执法,就是要让消费更安心、更幸福、更有尊严。
上海检验检疫局副局长李晋在12365质量热线指挥中心接待市民来访
发放检验检疫及消费知识宣传册
在商场设咨询台接受服装、酒类、食品等消费咨询
集中销毁不合格进口水产品、食品及入境违禁携带物
进工厂监管玩具生产
开展自贸区政策宣讲活动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局局长徐金记提案力推消费品安全立法
在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检验检疫局局长徐金记就消费品安全立法问题接受记者采访。
花香春暖,风和日丽。3月3日至12日,备受瞩目的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上海检验检疫局局长徐金记作为全国政协委员递交关于尽快制订《消费品安全法》的提案,力推消费品安全立法进程。该提案受到广泛关注,《新华每日电讯》、新华网、《人民政协报》、《经济日报》、《解放日报》等主流媒体纷纷予以报道,向社会传达了检验检疫人关注民生,为百姓立言的良苦用心。
保障消费品安全是上海局一直以来的工作重点。多年来,上海局遵循“崇检尽责,服务至上”的上海检验检疫精神,在保障进出口农产品、食品、消费品安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如建立质量失信“黑名单”,帮助企业强化质量主体意识;完善粮食、水果安全风险监控体系建设;完善进口婴幼儿食品认可仓库存放监管制度;大力推进冷链查验模式,推进冷冻食品查验设施建设;坚持科技兴检,建立较为完善的实验室技术保障体系。此外,上海局还经常开展进出口婴幼儿食品及乳制品、红酒、橄榄油、肉类等重点产品专项整治工作,仅2013年,就妥善处置美素丽儿问题奶粉、欧洲“马肉风波”等12起突发安全事件。
“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包括上海局在内的相关政府管理部门逐步探索出了一些新的消费品安全监管制度和方式,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消费品安全状况距离中央要求、群众期盼还有差距,许多监管制度和方式需要上升到法律层面予以规范,并与其他法规制度协调衔接。为此,国家质检总局已于去年11月18日宣布正式启动《消费品安全法》立法研究工作,力争在2015年年底前形成送审稿。”徐金记表示,“在今年两会上递交尽快制订《消费品安全法》的提案,正是想在这个基础上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以推动加快消费品安全立法进程。”
在该提案中,徐金记从5个方面阐述了消费品安全立法的必要性:一是完善产品质量安全法律体系的需要;二是维护消费者切身利益的需要;三是提升“中国制造”水平的需要;四是转变社会管理方式的需要;五是吸收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的需要。在《消费品安全法》的具体内容方面,徐金记建议应明确以下几个制度性问题。一是实行严格的消费品安全责任。消费者对销售者有追诉严格责任权利,销售者有向制造者追偿权利。二是转变政府职能,理顺各监管机关之间的关系。即对质监、检验检疫等部门进行统一梳理与分配,真正发挥各有权机关的监管合力。三是完善消费品缺陷责任追究制度,使我国消费者、产品使用者可以在多种责任中选择一种或几种最利于自己的责任进行索赔。同时建立合理的产品责任赔偿标准和数额,提高索赔额度,加大惩戒力度。四是完善消费品质量检验、鉴定体系。确立专门的检验仲裁渠道,为消费者因缺陷产品受到损害提起仲裁、诉讼提供有效帮助,为消费者索赔提供援助。
“人勤春早,政通民安。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消费品安全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堪称民生之本、民生之重。消费品安全立法,是切实保障消费者利益的必由之路。期待在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共同呼吁及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视、支持下,《消费品安全法》早日出台并不断完善。”徐金记说。
最温馨的关怀 品质生活进万家
春天是美丽的季节,也是充满温情的季节。在美丽繁华的上海,有一群检验检疫人,在每一年的阳春三月深入街头、校园、社区,为百姓送来最温馨的关怀,把质量的春风吹入千家万户。在今年的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上海检验检疫人再次来到市民中间,给他们送去消费知识,为他们答疑解惑、排忧解难,他们创新形式,多角度、多渠道举办各种服务、执法和监管活动,为营造公平、有序、和谐的消费环境尽心、尽力。
微平台 倡导消费理念
2013年我国网民数量已经突破6亿,微信的总用户数同样已经超过了6亿,每日活跃用户1亿,网络成为了人们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的重要部分。消费作为伴随人们一生的主题,自然而然也深受网络影响。人们不仅通过网络消费,也通过网络获得各类消费资讯。网络消费时代,盲目性消费、攀比性消费、从众性消费、超前性消费等不正确的消费行为也正悄然蔓延。
直面网络宣传新要求,上海检验检疫局把消费知识宣传与网络相结合,通过局网站“3·15”专栏以及联合上海市民信箱发送公益邮件等方式,将最新的消费资讯送至消费者的身边,帮助消费者正确消费、理性消费、合理消费。立足新形势,上海局乘势而上、主动作为,将微信平台引入普法宣传工作中,为消费者送上各类进口商品和检验检疫知识大餐。3月15日所在的一周,上海局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在微信平台每天发布一篇进口商品消费小知识,内容涵盖了进口水果、玩具、服装、家电、涂料、携带物及邮寄物检疫须知等各个方面。衣、食、住、行,检验检疫的工作涉及民生的方方面面,与生活息息相关,检验检疫部门要做的就是当好消费者的贴心人。
零距离 现场答疑解惑
现场宣传活动同样毫不逊色,借“3·15”活动契机,上海局各分支机构深入繁华商圈、居民社区和大专院校,积极开展现场咨询活动,为市民答疑解惑,同时大力宣传检验检疫和消费品安全鉴别等相关知识。
其中,上海局分支机构浦江局在静安区889广场、长宁区百盛购物中心,浦东局在正大广场,机场局在货检处、综保办、浦东机场候机楼,吴淞局在宝山区文化广场,外高桥局、洋山局在海事大学,闵行局在吴中路红星美凯龙,奉贤局在大润发广场,崇明局在城桥镇步行街,南汇局在汇苑宾馆、惠南镇世纪联华超市广场,金山局在石化乐购广场,洋山局在洋山保税港区,松江局在岳阳生活广场,铁路局在上海火车站南广场,航交所办在上海航运服务大厦、提篮桥街道,保税区办在外高桥进口商品直销中心,化工区办在化工区大厦大厅设立了多个咨询点,向消费者传授有关进口食品、化妆品、玩具、轻纺、小家电等消费知识。
亮利剑 护航安全消费
如果说传递正确的消费价值观是检验检疫人的应有之举,那为消费者安全消费护航,是国门卫士责无旁贷的使命。上海局围绕民生消费,保障国门安全,为消费者打开一片安全消费的绿色天空。
自去年“3·15”以来的一年中,上海局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全年共组织开展打击假冒检验检疫证书、打击非法开展咨询认证业务、进口儿童玩具、进口酒类和进口冷冻牛肉制品等5个专项执法稽查,立案11起,并将发现的6起违法线索分别移送公安机关和工商部门查处,罚没款计352391.04元。一年来,上海局联合市酒类专卖局、市质监局、市工商局、市公安局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检查10余次,涉及进口食品、化妆品、进口玩具、进口机电产品、进口消费品等多种产品。在联合市工商部门、公安部门对杨浦区某冷藏食品交易市场进行执法检验时,现场查获了来自疫区且禁止入境的牛肉产品300余箱。在打击假冒检验检疫证书专项行动中,全局立案查处11起,并通过“两法衔接”机制,联合公安机关共同查处涉刑案件3起,配合公安机关抓获犯罪嫌疑人30余名。这一串串数字,展示的是上海检验检疫人抓质量、保安全的坚定决心。
听心声 践行服务本色
12代表一年12个月,365代表一年365天——正如其名称所展现的那样,上海质检12365热线秉承“服务消费者,天天都是‘3·15’”的理念,发挥着倾听民声、畅通民意、善解民忧的功能。从24小时人工接听与网上受理并行模式,到每年开展“局长接线日”活动,12365热线已成为上海局服务消费者的“好帮手”和市民的“贴心人”。自2011年8月系统开通至今,12365质量热线已收到有关检验检疫业务的有效咨询、举报1000余件,其中咨询962件,举报72件,均已办结,热线的顾客满意率每年都达到90%以上。
前进的步伐仍在继续,为了更好地构建上海检验检疫部门与消费者和广大市民之间的桥梁,充分发挥质量热线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进出口企业的作用,3月1日,12365质量热线自贸区咨询服务平台正式开通,除了原有的电话热线之外,同时开通的还有网上咨询直通车和微信公众平台。上海质检两局将通过该平台快速处理自贸区企业的相关咨询,第一时间主动预告和发布自贸区质量技监方面的最新改革创新措施和政策法律文件。12365质量热线完成了从“被动接听”到“主动发布”的华丽转身。
“人民质检,质检为民”。为人民服务永无止境,上海局将继续以开放的姿态、优质的服务、公正的执法,以实际行动向消费者展示刚正廉明、科学权威、可亲可信的人民质检形象。
集中销毁专项行动让市民餐桌更安全
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为进一步净化消费环境,护航消费安全,上海检验检疫局以“检验检疫在空港,和谐消费入万家”为主题,在空港开展了集中销毁专项行动。
3月14日上午10时,上海局“3·15”空港集中销毁专项行动在浦东机场空港查验场站内拉开了帷幕。此次集中销毁的对象主要集中在机场旅检通道截获的旅客禁止携带入境物品以及不合格的进口水生动物、水产品等。2014年以来,通过上海机场口岸进口的水生动物及其产品查获不合格共计73批次,不合格产品包括龙虾、象拔蚌、扇贝、生蚝、石斑鱼等价格不菲的海鲜类食品。此外,随着近年来出入境旅客数量不断攀升,旅客携带禁止入境物品的现象时有发生。今年前2个月,上海机场检验检疫局截获的禁止携带入境物品共计5290批次,包括水果、肉肠、火腿、奶酪、燕窝、海参等,从中截获各类有害生物共计83种次。销毁活动现场,检验检疫工作人员对待销毁货物正进行着最后的清点、核实工作。最后,将所有清点完毕的待销毁货物分类、装车送往指定的处理点做无害化处理,为整个销毁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上海局通过此次集中销毁专项行动再一次表达了“以守护国门为己任”的检验检疫工作者的决心和目标。为严防国外疫情疫病和有害生物传入我国、保障进口食品安全,上海局将继续做好入境旅客携带物品的检疫查验和进出境动植物及其产品、进出口食品检验工作,严格执法、严密防范质量安全风险。同时也呼吁广大旅客不要携带《名录》内物品入境,为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安全、生态环境的稳定和人体健康,请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规定。
12365“局长接线日”活动热线牵动民心
上海质检12365质量热线是按照国家质检总局法治质检、科技质检、和谐质检建设要求建立的一个品牌,是上海检验检疫局和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对12365系统的共建、共用、共享的创新成果。它推动了两局在受理举报、咨询方面资源的融合、整合与联合,全面提升了质检系统的执法效能和窗口服务水平,满足了社会对质检服务的增长需求。为了更好地发挥该热线为民服务的作用,国家质检总局要求各直属检验检疫局和质量技术监督局在每年3月1日同时开展“局长接线日”活动。
今年3月1日,上海局联合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于12365中心组织开展“局长接线日”暨12365自贸区咨询服务平台开通仪式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是“提升响应力,服务自贸区”,上海质检两局深入贯彻落实质检总局“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的工作方针,充分发挥12365热线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功能,提升对上海自贸区企业的服务能力。上海质检两局领导出席仪式并启动了12365自贸区咨询服务平台。活动现场,两局领导积极解答了自贸区内10家企业代表关于区内优惠政策的咨询;20名执法人员整装待发,随时准备奔赴现场,查处违法案件。
通过在12365网站上专门开辟自贸区业务咨询直通车这个信息化平台,既方便区内企业了解检验检疫支持外贸发展的举措,又便于检验检疫掌握外贸企业需求,对检验检疫更好地服务企业,搭建检企合作和贸易促进平台,维护进出口产品的质量安全也提供了极大支持。这一举措,实现了群众便利、企业发展、检验检疫工作提升的多方共赢。
当天,国家质检总局视频连线质检工作第一线,总局副局长陈钢及相关司局领导参加了此次连线活动。总局领导现场连线上海机场检验检疫局旅检工作人员,旅检工作人员按照日常检疫程序要求,认真开展检疫查验工作,当场发现入境旅客携带禁止入境的水果,进行截留处理并出具“携带物留验/处理凭证”。执法过程中,旅检工作人员积极与旅客沟通交流,全面宣传相关法律法规,以饱满的工作热情、良好的精神风貌、完善的工作流程、标准化的操作展现了一线工作人员的风采。
局长接线日当天,12365质量热线共受理检验检疫咨询17起,当场解答7起,其余10起通过网络受理,均在第一时间与咨询人进行联系,并在5个工作日内向咨询人进行解答。
- 共筑质量诚信 提振消费信心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组织2000余家优秀企业开展2024年…(2024-03-21)
- 质量赢得市场 诚信提振消费 为中国质量提升注入新动力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组织20…(2024-03-15)
- 传递质量信任 引导质量消费 中国质检协会组织2024年“3.15”产品和服务质量诚信…(2024-03-15)
- 聚焦质量提升 引导质量消费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开展“产品和服务质量诚信承诺”主题活…(2024-03-15)
- 用诚信之力筑牢消费之基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组织2000多家优秀企业共同开展2024年…(2024-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