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地推进质量发展
北京春早,智者云集。“两会”期间,关于“质量强国”的议题逐渐升温;会场内外,“提高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民生”频频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关键词。温家宝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十多次提到质量,令人振奋、鼓舞人心。
当前,质检系统正在深入学习贯彻《质量发展纲要》,“两会”的新动向更加坚定了我们学习《纲要》、践行“质量强国”战略的信心和决心。我们要立足口岸工作实际,紧贴城市发展大局,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振奋精神、开拓前行,更加坚定不移地推进质量发展。
一是因地制宜、创新机制,着力推动进出口贸易加快结构转型。温家宝总理指出,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是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一环。《纲要》强调,要把创新驱动作为发展的重要动力。纵观上海进出口贸易大势,既有港口吞吐量等多项指标领跑世界之“喜”,也有部分劳动密集型小型微型企业举步维艰之“忧”。一方面,上海检验检疫局推出费用减免、检验检测平台共建、技术性贸易措施协同攻关等“一揽子”帮扶新政策,帮助“大虹桥”、“新浦江”创新基地内诸多传统企业完成出口转型。另一方面,将依托“全国检验检疫改革创新区”这一重要平台,深化生物医药材料、机电维修再制造监管模式改革;利用“一站式”服务和综合检验检测手段,助推大型飞机制造、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国际旅游度假等新一轮战略新兴产业聚集发展;深化检企合作机制,助推光明(食品)集团等大型企业完成产品能级提升,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
二是以人为本、全力以赴,不断提升民生产品质量和安全系数。温家宝总理指出,惠民生,就是要坚持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纲要》也一再强调,以人为本是质量发展的价值导向。结合上海实际来看,城市发达、人口众多,国际化程度较高,人民群众讲质量、重安全的意识更加敏感、要求更高。因此,要不遗余力地严格实施服装服饰、进口食品、化妆品、医疗器械、重要农资等与老百姓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进出口商品的检验检疫,千方百计把存在质量安全的问题产品拦截在国门之外。此外,还应统筹“安全”和“发展”的辩证关系,在严格风险评估的基础上,推进“一单两报”、“电子放行”等一系列贸易便利化举措,着力提升便民惠企服务水平,优化口岸监管环境。
三是多管齐下、依靠群众,努力营造人人参与的质量文化氛围。《纲要》指出,提高质量发展水平要充分汲取人民智慧。要妥善处理政府、企业、民众三者之间的关系,多管齐下,立体出击。一要积极推动质量评价体系纳入地方政府整体考核框架,鼓励地方政府开设“进出口质量贡献奖”,并着力加强与口岸相关单位、地方职能部门、兄弟省市检验检疫机构等合作力度,构筑政府层面质量安全齐抓共管的网络。二要用好“法治”和“情理”两个抓手,一方面严格打击进出口环节质量违法行为,探索建立质量失信“黑名单”;一方面帮助企业强化质量主体意识,鼓励进出口企业提质量、抓管理、守诚信。三要坚持深入群众,依靠群众,主动曝光质量违法典型案例,形成舆论高压;用好12365质量热线,积极开展“3·15”、“质量月”活动,提高公民质量意识和维权意识,引导群众自觉抵制质量违法行为,努力形成“人人关心质量、人人创造质量、人人享受质量”的良好风尚。
北京春早,智者云集。“两会”期间,关于“质量强国”的议题逐渐升温;会场内外,“提高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民生”频频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关键词。温家宝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十多次提到质量,令人振奋、鼓舞人心。
当前,质检系统正在深入学习贯彻《质量发展纲要》,“两会”的新动向更加坚定了我们学习《纲要》、践行“质量强国”战略的信心和决心。我们要立足口岸工作实际,紧贴城市发展大局,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振奋精神、开拓前行,更加坚定不移地推进质量发展。
一是因地制宜、创新机制,着力推动进出口贸易加快结构转型。温家宝总理指出,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是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一环。《纲要》强调,要把创新驱动作为发展的重要动力。纵观上海进出口贸易大势,既有港口吞吐量等多项指标领跑世界之“喜”,也有部分劳动密集型小型微型企业举步维艰之“忧”。一方面,上海检验检疫局推出费用减免、检验检测平台共建、技术性贸易措施协同攻关等“一揽子”帮扶新政策,帮助“大虹桥”、“新浦江”创新基地内诸多传统企业完成出口转型。另一方面,将依托“全国检验检疫改革创新区”这一重要平台,深化生物医药材料、机电维修再制造监管模式改革;利用“一站式”服务和综合检验检测手段,助推大型飞机制造、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国际旅游度假等新一轮战略新兴产业聚集发展;深化检企合作机制,助推光明(食品)集团等大型企业完成产品能级提升,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
二是以人为本、全力以赴,不断提升民生产品质量和安全系数。温家宝总理指出,惠民生,就是要坚持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纲要》也一再强调,以人为本是质量发展的价值导向。结合上海实际来看,城市发达、人口众多,国际化程度较高,人民群众讲质量、重安全的意识更加敏感、要求更高。因此,要不遗余力地严格实施服装服饰、进口食品、化妆品、医疗器械、重要农资等与老百姓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进出口商品的检验检疫,千方百计把存在质量安全的问题产品拦截在国门之外。此外,还应统筹“安全”和“发展”的辩证关系,在严格风险评估的基础上,推进“一单两报”、“电子放行”等一系列贸易便利化举措,着力提升便民惠企服务水平,优化口岸监管环境。
三是多管齐下、依靠群众,努力营造人人参与的质量文化氛围。《纲要》指出,提高质量发展水平要充分汲取人民智慧。要妥善处理政府、企业、民众三者之间的关系,多管齐下,立体出击。一要积极推动质量评价体系纳入地方政府整体考核框架,鼓励地方政府开设“进出口质量贡献奖”,并着力加强与口岸相关单位、地方职能部门、兄弟省市检验检疫机构等合作力度,构筑政府层面质量安全齐抓共管的网络。二要用好“法治”和“情理”两个抓手,一方面严格打击进出口环节质量违法行为,探索建立质量失信“黑名单”;一方面帮助企业强化质量主体意识,鼓励进出口企业提质量、抓管理、守诚信。三要坚持深入群众,依靠群众,主动曝光质量违法典型案例,形成舆论高压;用好12365质量热线,积极开展“3·15”、“质量月”活动,提高公民质量意识和维权意识,引导群众自觉抵制质量违法行为,努力形成“人人关心质量、人人创造质量、人人享受质量”的良好风尚。
- 共筑质量诚信 提振消费信心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组织2000余家优秀企业开展2024年…(2024-03-21)
- 质量赢得市场 诚信提振消费 为中国质量提升注入新动力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组织20…(2024-03-15)
- 传递质量信任 引导质量消费 中国质检协会组织2024年“3.15”产品和服务质量诚信…(2024-03-15)
- 聚焦质量提升 引导质量消费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开展“产品和服务质量诚信承诺”主题活…(2024-03-15)
- 用诚信之力筑牢消费之基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组织2000多家优秀企业共同开展2024年…(2024-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