劣质唇膏危害健康 建议消费者慎用别贪便宜
随着天气逐渐转凉,唇膏的使用频率逐渐增加。专家提醒,唇膏、唇彩由于色泽不同及基料配方的差异,加上消费者体质不同,在使用中潜藏着过敏反应的危险。劣质唇膏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更是不可估量,建议消费者慎用。
网上售价低得离谱
昨日,记者在商场专柜中发现,名牌唇膏包装精致,标明有效成分与生产厂家地址,售价在几十元至数百元不等。继而记者来到大信新者会发现,男士专用、女士专用、儿童专用等各色唇膏被摆在显眼的位置。记者发现,这些唇膏打着一些知名化妆品的品牌名号,个别还有韩文、日文字样,除了生产厂家地址外,再无其他中文。一位正在选购的学生模样的女孩说:“这个护唇啫喱才6元,还有多种颜色可以选。”店主则在一旁说,这种类型的护唇系列因为价格低,在学生群体中很受欢迎。
在新永路一家日用品店内,记者看到所销售的唇膏名称各异,功效也多种多样,如保湿、高效防护,口味有草莓、葡萄、哈密瓜等,但包装和印刷显得非常粗糙,一支唇膏的价格为5~12元。走访一圈后,记者发现产品上没有生产厂家、产品说明、生产日期等信息的“三无”唇膏仍旧充斥市场。
除了实体店,网店唇膏的销售日益火爆,记者登录一知名电子商务平台,输入“唇膏”,发现售价最低的只有3元,经营模式为批发兼零售。价格再高一些有三元、五元等,但这些低于十元的唇膏大多没有产品的详细介绍,没有具体图片,只有简单的名称和说明。
劣质唇膏容易引起过敏
某化妆品品牌专柜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秋冬季节到来,购买唇膏的顾客增多,一般优质唇膏膏体平滑无气孔,即使温度升高也不会出现弯曲和软化。“有些顾客拿着从其他小店买来的唇膏让我们帮忙辨别,可以清楚看到,这类唇膏表面不太规则,细看有微小的膨胀、膏体出汗等现象。小店商品如果不仔细辨别,容易买到假货,这些假货不仅起不到护唇作用,反而会伤害双唇。”销售人员说。
据悉,国家有关部门规定了唇膏中铅、汞等有毒物质的限量,合格的唇膏无论是精装还是简装,包装及底部标签上的生产许可证、生产日期、保质期和生产厂家等清晰可辨,而劣质唇膏以上标识会不齐全或模糊。
小榄人民医院皮肤科一名医生告诉记者,一些市民的体质属于过敏体质,特别唇部一旦遭受风吹日晒就会红肿,刺痛感明显。这类患者部分会选择涂抹唇膏缓解症状,一些劣质唇膏,或者有水果香味的唇膏,大多添加了香料、色素,很容易引起过敏,所以要慎用,“唇部干燥我们建议患者多使用维生素”。
随着天气逐渐转凉,唇膏的使用频率逐渐增加。专家提醒,唇膏、唇彩由于色泽不同及基料配方的差异,加上消费者体质不同,在使用中潜藏着过敏反应的危险。劣质唇膏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更是不可估量,建议消费者慎用。
网上售价低得离谱
昨日,记者在商场专柜中发现,名牌唇膏包装精致,标明有效成分与生产厂家地址,售价在几十元至数百元不等。继而记者来到大信新者会发现,男士专用、女士专用、儿童专用等各色唇膏被摆在显眼的位置。记者发现,这些唇膏打着一些知名化妆品的品牌名号,个别还有韩文、日文字样,除了生产厂家地址外,再无其他中文。一位正在选购的学生模样的女孩说:“这个护唇啫喱才6元,还有多种颜色可以选。”店主则在一旁说,这种类型的护唇系列因为价格低,在学生群体中很受欢迎。
在新永路一家日用品店内,记者看到所销售的唇膏名称各异,功效也多种多样,如保湿、高效防护,口味有草莓、葡萄、哈密瓜等,但包装和印刷显得非常粗糙,一支唇膏的价格为5~12元。走访一圈后,记者发现产品上没有生产厂家、产品说明、生产日期等信息的“三无”唇膏仍旧充斥市场。
除了实体店,网店唇膏的销售日益火爆,记者登录一知名电子商务平台,输入“唇膏”,发现售价最低的只有3元,经营模式为批发兼零售。价格再高一些有三元、五元等,但这些低于十元的唇膏大多没有产品的详细介绍,没有具体图片,只有简单的名称和说明。
劣质唇膏容易引起过敏
某化妆品品牌专柜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秋冬季节到来,购买唇膏的顾客增多,一般优质唇膏膏体平滑无气孔,即使温度升高也不会出现弯曲和软化。“有些顾客拿着从其他小店买来的唇膏让我们帮忙辨别,可以清楚看到,这类唇膏表面不太规则,细看有微小的膨胀、膏体出汗等现象。小店商品如果不仔细辨别,容易买到假货,这些假货不仅起不到护唇作用,反而会伤害双唇。”销售人员说。
据悉,国家有关部门规定了唇膏中铅、汞等有毒物质的限量,合格的唇膏无论是精装还是简装,包装及底部标签上的生产许可证、生产日期、保质期和生产厂家等清晰可辨,而劣质唇膏以上标识会不齐全或模糊。
小榄人民医院皮肤科一名医生告诉记者,一些市民的体质属于过敏体质,特别唇部一旦遭受风吹日晒就会红肿,刺痛感明显。这类患者部分会选择涂抹唇膏缓解症状,一些劣质唇膏,或者有水果香味的唇膏,大多添加了香料、色素,很容易引起过敏,所以要慎用,“唇部干燥我们建议患者多使用维生素”。
- 远离直播间“赌石”和“洗金”(2023-11-11)
- 1个批号产了多个“娃”化妆品“一号多用”忽悠消费者(2023-11-06)
- 山东:持续打击“刷单炒信”虚假宣传(2023-09-07)
- 天津:“刷单炒信”虚假广告成为焦点(2023-09-07)
- 网红奶茶“鹿角巷”回应7000多家山寨店:商标注册时被假店钻了法律空档(2022-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