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大榭检验检疫局多措并举发挥“国门第一哨”作用
自2011年大榭口岸成功创建国际卫生港口以来,为了构筑口岸安全屏障,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宁波大榭检验检疫局从国内外传染性疾病防控、强化媒介生物监测、做好应急处置三方面入手,脚踏实地发挥“国门第一哨”的作用,织就了一张口岸疫情防控网。
四步走将疫情拒之门外
“西非地区暴发大规模埃博拉出血热疫情,美洲多个国家相继发生寨卡病毒感染病例,国际上中东呼吸综合征蔓延。”近年来,国际上各种传染性疾病层出不穷,海港一线疫情防控压力日益增大。针对日益严峻的国际传染性疾病,大榭局不断累积经验,逐渐形成一套完善的疫情应对机制。
明确领导小组。在多次的疫情紧急处置过程中,大榭局逐渐形成一套完善的疫情应对机制,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并在此基础上,针对特定疫情成立“大榭口岸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在第一时间明确职责分工,定岗定责,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判断疫情对大榭口岸的威胁程度。
做好检疫查验。在疫情暴发后,大榭局领导小组会根据疫情的潜伏期,借助于执法指挥中心的信息指挥系统,一方面判断出潜伏期内经过疫情发生国家的换班船员,将其作为疫情防控重点,同时通过加强与边检等口岸部门的信息沟通等方式,加强对重点交通工具的登轮检疫工作;另一方面针对于来自于传染病流行区的货物、集装箱,专门开辟传染病流行区箱卫生处理区,优化消毒处理流程,同时通过执法指挥中心对开箱、消毒、散气、查验等全程进行监督。
加强联防联控。国际传染性疾病的防控工作需口岸各个部门的通力合作,大榭局先后与当地卫生、口岸主管、边检、海关、海事等部门签订了《口岸联防联控协作机制》,构建起从信息采集、口岸检疫,卫生处理、到后续追踪监管包括信息反馈的全过程监管网。
做好政策宣传。在疫情应对过程中,大榭局按照内紧外松的原则,一方面积极开展防范疫情输入工作的正面宣传,立足海港特点,通过多种方式的宣传,起到正面引导的作用,消除相关人员恐慌心理;另一方面,大榭局严抓新闻宣传工作纪律。要求全局上下严把宣传口径、严格执行信息发布制度。
三道防线铸就病媒生物防控网
医学媒介生物及其传播的各种疾病对人类危害非常严重,可随出入境交通工具、集装箱、货物等途径引起传染病的国际间传播流行。自国际卫生港口创建成功5年来,大榭局立足口岸实际工作,结合防控经验,建立了三道病媒生物防线,在优化港区环境的同时保证口岸安全。
实时监控严守第一道防线。大榭口岸辖区内的码头全部都安装了监控系统,共有21个视频监控,全部采用中国电信的全球眼业务。通过该系统,大榭局工作人员可以远程对船舶挡鼠板、防鼠网、防护带、集装箱查验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控。
动态监测严守第二道防线。大榭局有一支专业的媒介监测小组,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小组成员不仅能制备有害生物诱捕的饵料,规范科学地使用药物器械,而且能够深入林间、下入沟渠,经得起辛苦,为有害生物监测持续全面开展提供了保障。大榭局按照大榭港区的环境以及生态特征,划分了榭西码头堆场区、榭东油料储罐区、榭北工业区、关外村化工区等4个监测区,共计69个监测点,实时获得科学准确的监测数据。
技术把关严守第三道防线。大榭局实验室主持完成了多项省部级课题,获得了一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摸索了CODEHOP未知病毒检测方法以及基因序列分析方法等多个国际领先技术;新增加了250平方米P2+的生物安全实验室,添置了全自动立体成像系统、荧光定量PCR仪等先进检测设备;并于2014年通过国家媒介监测及其病原体检测重点实验室验收。
两个中心强化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近年来,大榭局在一次又一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总结经验,逐渐形成以大榭执法指挥中心为纽带,核生化侦检中心为主要执行部门的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体系。
大榭局以执法指挥中心为枢纽,搭建应急处置平台,整合应急处置资源,建立全新应急处置响应和指挥协调机制,重新修订应急处置体系、工作方案等规范性文件,统一指挥、科学调度,全面提升应急处置效能。近年来,执法指挥中心指挥完成多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高效处置多起突发事件,大幅缩短了处置周期平均用时。
大榭局核生化侦检中心依据《国际卫生条例(2005)》《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的要求而建立的,旨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实现达到“实战、储备、培训、展示、科普”五大功能汇于一体的效果。中心所有人员按核、生、化3个因素分成3个作战小队。自成立以来,各作战小队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的指挥下,参与多起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演练,在一次次的演练中,大榭局口岸一线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不断提高,大榭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也得到了验证。
自2011年大榭口岸成功创建国际卫生港口以来,为了构筑口岸安全屏障,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宁波大榭检验检疫局从国内外传染性疾病防控、强化媒介生物监测、做好应急处置三方面入手,脚踏实地发挥“国门第一哨”的作用,织就了一张口岸疫情防控网。
四步走将疫情拒之门外
“西非地区暴发大规模埃博拉出血热疫情,美洲多个国家相继发生寨卡病毒感染病例,国际上中东呼吸综合征蔓延。”近年来,国际上各种传染性疾病层出不穷,海港一线疫情防控压力日益增大。针对日益严峻的国际传染性疾病,大榭局不断累积经验,逐渐形成一套完善的疫情应对机制。
明确领导小组。在多次的疫情紧急处置过程中,大榭局逐渐形成一套完善的疫情应对机制,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并在此基础上,针对特定疫情成立“大榭口岸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在第一时间明确职责分工,定岗定责,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判断疫情对大榭口岸的威胁程度。
做好检疫查验。在疫情暴发后,大榭局领导小组会根据疫情的潜伏期,借助于执法指挥中心的信息指挥系统,一方面判断出潜伏期内经过疫情发生国家的换班船员,将其作为疫情防控重点,同时通过加强与边检等口岸部门的信息沟通等方式,加强对重点交通工具的登轮检疫工作;另一方面针对于来自于传染病流行区的货物、集装箱,专门开辟传染病流行区箱卫生处理区,优化消毒处理流程,同时通过执法指挥中心对开箱、消毒、散气、查验等全程进行监督。
加强联防联控。国际传染性疾病的防控工作需口岸各个部门的通力合作,大榭局先后与当地卫生、口岸主管、边检、海关、海事等部门签订了《口岸联防联控协作机制》,构建起从信息采集、口岸检疫,卫生处理、到后续追踪监管包括信息反馈的全过程监管网。
做好政策宣传。在疫情应对过程中,大榭局按照内紧外松的原则,一方面积极开展防范疫情输入工作的正面宣传,立足海港特点,通过多种方式的宣传,起到正面引导的作用,消除相关人员恐慌心理;另一方面,大榭局严抓新闻宣传工作纪律。要求全局上下严把宣传口径、严格执行信息发布制度。
三道防线铸就病媒生物防控网
医学媒介生物及其传播的各种疾病对人类危害非常严重,可随出入境交通工具、集装箱、货物等途径引起传染病的国际间传播流行。自国际卫生港口创建成功5年来,大榭局立足口岸实际工作,结合防控经验,建立了三道病媒生物防线,在优化港区环境的同时保证口岸安全。
实时监控严守第一道防线。大榭口岸辖区内的码头全部都安装了监控系统,共有21个视频监控,全部采用中国电信的全球眼业务。通过该系统,大榭局工作人员可以远程对船舶挡鼠板、防鼠网、防护带、集装箱查验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控。
动态监测严守第二道防线。大榭局有一支专业的媒介监测小组,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小组成员不仅能制备有害生物诱捕的饵料,规范科学地使用药物器械,而且能够深入林间、下入沟渠,经得起辛苦,为有害生物监测持续全面开展提供了保障。大榭局按照大榭港区的环境以及生态特征,划分了榭西码头堆场区、榭东油料储罐区、榭北工业区、关外村化工区等4个监测区,共计69个监测点,实时获得科学准确的监测数据。
技术把关严守第三道防线。大榭局实验室主持完成了多项省部级课题,获得了一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摸索了CODEHOP未知病毒检测方法以及基因序列分析方法等多个国际领先技术;新增加了250平方米P2+的生物安全实验室,添置了全自动立体成像系统、荧光定量PCR仪等先进检测设备;并于2014年通过国家媒介监测及其病原体检测重点实验室验收。
两个中心强化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近年来,大榭局在一次又一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总结经验,逐渐形成以大榭执法指挥中心为纽带,核生化侦检中心为主要执行部门的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体系。
大榭局以执法指挥中心为枢纽,搭建应急处置平台,整合应急处置资源,建立全新应急处置响应和指挥协调机制,重新修订应急处置体系、工作方案等规范性文件,统一指挥、科学调度,全面提升应急处置效能。近年来,执法指挥中心指挥完成多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高效处置多起突发事件,大幅缩短了处置周期平均用时。
大榭局核生化侦检中心依据《国际卫生条例(2005)》《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的要求而建立的,旨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实现达到“实战、储备、培训、展示、科普”五大功能汇于一体的效果。中心所有人员按核、生、化3个因素分成3个作战小队。自成立以来,各作战小队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的指挥下,参与多起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演练,在一次次的演练中,大榭局口岸一线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不断提高,大榭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也得到了验证。
- 海关总署公告2021年第50号(关于实行进口乳品检测报告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的公告)(2021-07-07)
- 一季度海关立案侦办走私犯罪案件同比增长逾九成(2021-04-29)
- 人工智能查侵权 南宁海关截至4月上旬共查获涉及知识产权类货物30批次(2021-04-28)
- 从严打击进出口侵权违法行为 海关去年采取知识产权保护措施6.53万次(2021-04-27)
- 大连海关无害化销毁一批侵权货物(2021-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