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关启动资源类及高值产品产地溯源、掺假识别技术研究
近日,上海海关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资源类及高值产品产地溯源、掺假识别技术研究》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上海召开。会议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江桂斌及中山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南京大学等单位专家对专项进行论证指导。
据悉,这是上海海关首次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获得中央财政支持1209万元。该项目“聚焦产业转型升级、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国际竞争力等国家重大需求”,预期将突破入境资源类及高值矿产品产地溯源、掺假识别指标零散,辨识度不足,智能判定手段缺乏等技术瓶颈,提升海关执法把关水平,保障国门安全,维护国家利益。
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矿产资源进口国,在我国进口货物总金额中占比超过20%,其中以原油、煤炭、铁矿、铜矿为主。长期以来,海关在进口资源类矿产品监管过程中,屡屡发现劣质、掺假矿产品,如劣质煤炭、受污染原油、掺有废冶炼渣或其他固体废物的各类矿石。这些矿产品的入境和使用,对后续生产加工、生态环境、大众健康带来危害,引发国务院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并制定了一系列风险预警和快速反应措施。
基于我国资源类矿产品安全准入的迫切需求,上海海关所属工业品与原材料检测技术中心主持的这一专项研究,将分析测试、地质地球化学和人工智能相关理论和技术有机结合,全面、高灵敏采集精细特征指标,构建产地溯源、掺假识别智能判定方法,形成一批准确性高、实用性强的矿产品产地溯源、掺假识别技术、检测装备和鉴别标准,实现口岸应用示范,为安全准入和国家宏观管控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近日,上海海关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资源类及高值产品产地溯源、掺假识别技术研究》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上海召开。会议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江桂斌及中山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南京大学等单位专家对专项进行论证指导。
据悉,这是上海海关首次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获得中央财政支持1209万元。该项目“聚焦产业转型升级、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国际竞争力等国家重大需求”,预期将突破入境资源类及高值矿产品产地溯源、掺假识别指标零散,辨识度不足,智能判定手段缺乏等技术瓶颈,提升海关执法把关水平,保障国门安全,维护国家利益。
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矿产资源进口国,在我国进口货物总金额中占比超过20%,其中以原油、煤炭、铁矿、铜矿为主。长期以来,海关在进口资源类矿产品监管过程中,屡屡发现劣质、掺假矿产品,如劣质煤炭、受污染原油、掺有废冶炼渣或其他固体废物的各类矿石。这些矿产品的入境和使用,对后续生产加工、生态环境、大众健康带来危害,引发国务院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并制定了一系列风险预警和快速反应措施。
基于我国资源类矿产品安全准入的迫切需求,上海海关所属工业品与原材料检测技术中心主持的这一专项研究,将分析测试、地质地球化学和人工智能相关理论和技术有机结合,全面、高灵敏采集精细特征指标,构建产地溯源、掺假识别智能判定方法,形成一批准确性高、实用性强的矿产品产地溯源、掺假识别技术、检测装备和鉴别标准,实现口岸应用示范,为安全准入和国家宏观管控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 海关总署公告2021年第50号(关于实行进口乳品检测报告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的公告)(2021-07-07)
- 一季度海关立案侦办走私犯罪案件同比增长逾九成(2021-04-29)
- 人工智能查侵权 南宁海关截至4月上旬共查获涉及知识产权类货物30批次(2021-04-28)
- 从严打击进出口侵权违法行为 海关去年采取知识产权保护措施6.53万次(2021-04-27)
- 大连海关无害化销毁一批侵权货物(2021-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