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原料造就好味道,良品铺子携国家地理标志云南野山笋(筇竹笋)打造高质量原料基地
小零食背后有大产业、大民生。4月26日,“良品铺子云南野山笋(筇竹笋)原料基地”正式揭牌,该基地由良品铺子联合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云南省大关县人民政府联合共建,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全国主流媒体齐聚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共同见证这一全域联动、全链深耕、以特制胜的三产融合里程碑。来自云南大关县海拔1800-2000米原始山林里的筇竹笋(又名“野生罗汉笋”),变身高品质零食正源源不断走向国内外市场。
政府企业地方三方联手
良品铺子云南野山笋原料基地落成
4月26日,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徐坚,中共大关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张兴,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副所长苏火生,良品铺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供应链中心负责人刘玲出席“良品铺子云南野山笋(筇竹笋)原料基地”揭牌仪式。
张兴现场表示,世界筇竹看中国,中国筇竹看大关。作为筇竹的现代分布中心,截至2023年2月,大关县竹林面积发展到111.5万亩,其中天然筇竹林20.83万亩、人工筇竹林81万亩,全县筇竹总面积达101.83万亩,占全球筇竹资源的70%以上。筇竹笋味甘鲜嫩、品质上乘,被誉为“笋中之冠”。
预计到2025年,全县筇竹笋产量实现10万吨,竹材产量5亿根。大关筇竹发展其势已成,其时已至,发展潜力巨大、合作空间广阔,我们将用最大的热情、最好的政策、最优的服务来促进多方合作交流。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徐坚在致辞中对良品铺子以及广大食品企业长期以来推动地方特色食品产业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努力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地域美食产业化为食品工业、地方经济带来了发展机遇。良品铺子公司正积极顺应这一大势,致力开发地方特色食品推动“三产融合”,通过消费端反向整合产业链,向上游种植基地溯源、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向中游加工厂赋能、盘活行业产能,从第三产业“逆向”推动一二产业升级,跨区域推进产业链融合。
“良品铺子云南野山笋原料基地”必将进一步带动本地野山笋供应链产业升级,唱响做大“中国筇竹之乡”金字招牌,也必将助力云南更多本土好味“出圈”。他提出,希望良品铺子发挥行业龙头企业责任担当和引领作用,以科技赋能昭通特色食品产业创新发展;健全联农带农机制,指导农民提升种殖技艺,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并以“文化赋能”推动提升地方特色食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持续向客户传播“健康休闲零食”消费理念,让消费者会吃、敢吃、吃好、吃出健康。
良品铺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供应链中心负责人刘玲发言中提到对三方的合作产生“1+1+1>3”的效果充满信心。良品铺子坚持“从源头把控高品质”的理念与昭通市、大关县各级政府对筇竹产业的高度重视,将筇竹作为“一县一业”重点打造、走出了一条筇竹产品品质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的理念高度契合。
野山笋是良品铺子于2014年推出的一款产品,选用来自云南昭通山区的A级、长度8-13cm的野生罗汉笋,也就是筇竹笋。野生罗汉笋生长在海拔1800-2000米的高山上,生态环境好,天然无污染,而这其中属昭通大关县筇竹笋质量最佳,“大关筇竹笋”更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作为良品铺子最受消费者欢迎的素食产品之一,野山笋消费市场不断扩大。良品铺子与昭通形成供给合作后,年均采购量从100吨到2021年达到2000吨,7年增长20倍,为昭通野山笋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同时,良品铺子还注重将企业优势与解决当下社会问题有机结合,在原材料采购、产业反哺、经济扶持等方面,优先侧重欠发达地区及偏远山村,以实际行动帮助当地农户增收、产业升级,助力当地产业振兴。
融入当地特色产业链
助推筇竹产业做全做深做精
通过消费端上行助推供给端,良品铺子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筇竹笋行业的发展和增长。
良品铺子供应商昆明品世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胡荣洲介绍,和良品铺子建立合作以来,不仅让深山中的鲜笋“破土而出”,翻山越岭为国人所认可,还推动筇竹产业做全、做深、做精。2020年,为满足市场需求,该公司投资3000多万元建设自动化程度相对较高的智能工厂,日生产量可达10吨,极大提升了效率和品质。今年预计向良品铺子供货金额达到8000万元,同比增长50%。
在该医用十万级无尘智能车间里,经过杀青、腌制等工序,最大限度保持新鲜,再经过脱盐、蒸煮、清洗、调味、巴氏杀菌等十几道工序,保留了山珍的原始风味,还佐以云南有名的小米辣,口感更加丰富、有层次。
同时高原筇竹笋的知名度也正逐渐打开,市场向休闲零食、餐饮、预制菜等端口不断延伸,并带动本地100余户村民增收。“竹子已成为当地群众最重要的收入来源。今年地头的收购价达6.5元/斤,一户两口子笋农一个月收入可达四五万元。”胡荣洲说。
良品铺子充分融入当地的资源基础和优质原材料,发挥高质量发展的增值效益,充分利用自身对消费者需求、感知和体验的理解,以及供应商在产品生产制造的过程中积累的大量技术和创新经验,和供应商协同对产品工艺进行研发,制定新产品的工艺标准,保证产品在品质、营养、配送时效等各项指标上,均保持行业较高水平,与供应商形成双向赋能、利益共享的整体,最终实现原料产地政府、农户、供应链企业、消费者等多方共赢。
2019年、2022年,连续两届,大关县被云南省人民政府遴选为全省20个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一县一业”特色县,“大关筇竹笋”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截至2022年底,竹笋年产量3.5万吨,竹秆年产量2.5亿根,实现竹产业综合产值14.8亿元,带动3.66万群众稳定脱贫,受益群众17.3万人,占全县农村人口的72.5%。
“世界筇竹看中国,中国筇竹看大关”——如今声量响当当。
深耕原料直供基地共谋发展
良品铺子助力原产地零食走向世界
美味凝结天地精华,取之有道。未来,筇竹产业发展绿色化、可持续化也是当地政府、科研机构和良品铺子共同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良品铺子及其供应商积极参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大关县与院校合作共建筇竹研究院的研究中来,从筇竹育苗、种植、幼林抚育、低效竹林提质改造、竹笋采摘、竹笋加工等方面提供技术、资源等多重支撑。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于丽娟博士联合良品铺子及供应商将加工关键技术成果转化,积极应用于生产一线的“保鲜”、“杀青”、“冷却”等关键点环节,提升产能效率,并保持筇竹笋最本真的风味和营养。
春雨淅沥,春笋破土,势不可挡。未来,基于良品铺子多年来在市场洞察、品质把控、产业链协同研发等全方位的能力,“良品铺子云南野山笋原料基地”将在数字化管理体系及供应链高效协同的赋能下,实现长期稳定的高品质产品供给,助力昭通筇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带动相关农户持续增收,进一步擦亮“中国筇竹之乡”的金字招牌。
同时,在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的指导下,在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昭通市大关县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良品铺子将进一步发挥企业的平台价值,联合政府和产业链企业共同深耕原料直供基地,同频共振、共谋发展,助力野山笋产业链更高效高质发展,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致富,坚持好原料造就好味道,将更多高品质的美味带到消费者面前。
小零食背后有大产业、大民生。4月26日,“良品铺子云南野山笋(筇竹笋)原料基地”正式揭牌,该基地由良品铺子联合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云南省大关县人民政府联合共建,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全国主流媒体齐聚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共同见证这一全域联动、全链深耕、以特制胜的三产融合里程碑。来自云南大关县海拔1800-2000米原始山林里的筇竹笋(又名“野生罗汉笋”),变身高品质零食正源源不断走向国内外市场。
政府企业地方三方联手
良品铺子云南野山笋原料基地落成
4月26日,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徐坚,中共大关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张兴,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副所长苏火生,良品铺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供应链中心负责人刘玲出席“良品铺子云南野山笋(筇竹笋)原料基地”揭牌仪式。
张兴现场表示,世界筇竹看中国,中国筇竹看大关。作为筇竹的现代分布中心,截至2023年2月,大关县竹林面积发展到111.5万亩,其中天然筇竹林20.83万亩、人工筇竹林81万亩,全县筇竹总面积达101.83万亩,占全球筇竹资源的70%以上。筇竹笋味甘鲜嫩、品质上乘,被誉为“笋中之冠”。
预计到2025年,全县筇竹笋产量实现10万吨,竹材产量5亿根。大关筇竹发展其势已成,其时已至,发展潜力巨大、合作空间广阔,我们将用最大的热情、最好的政策、最优的服务来促进多方合作交流。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徐坚在致辞中对良品铺子以及广大食品企业长期以来推动地方特色食品产业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努力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地域美食产业化为食品工业、地方经济带来了发展机遇。良品铺子公司正积极顺应这一大势,致力开发地方特色食品推动“三产融合”,通过消费端反向整合产业链,向上游种植基地溯源、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向中游加工厂赋能、盘活行业产能,从第三产业“逆向”推动一二产业升级,跨区域推进产业链融合。
“良品铺子云南野山笋原料基地”必将进一步带动本地野山笋供应链产业升级,唱响做大“中国筇竹之乡”金字招牌,也必将助力云南更多本土好味“出圈”。他提出,希望良品铺子发挥行业龙头企业责任担当和引领作用,以科技赋能昭通特色食品产业创新发展;健全联农带农机制,指导农民提升种殖技艺,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并以“文化赋能”推动提升地方特色食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持续向客户传播“健康休闲零食”消费理念,让消费者会吃、敢吃、吃好、吃出健康。
良品铺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供应链中心负责人刘玲发言中提到对三方的合作产生“1+1+1>3”的效果充满信心。良品铺子坚持“从源头把控高品质”的理念与昭通市、大关县各级政府对筇竹产业的高度重视,将筇竹作为“一县一业”重点打造、走出了一条筇竹产品品质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的理念高度契合。
野山笋是良品铺子于2014年推出的一款产品,选用来自云南昭通山区的A级、长度8-13cm的野生罗汉笋,也就是筇竹笋。野生罗汉笋生长在海拔1800-2000米的高山上,生态环境好,天然无污染,而这其中属昭通大关县筇竹笋质量最佳,“大关筇竹笋”更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作为良品铺子最受消费者欢迎的素食产品之一,野山笋消费市场不断扩大。良品铺子与昭通形成供给合作后,年均采购量从100吨到2021年达到2000吨,7年增长20倍,为昭通野山笋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同时,良品铺子还注重将企业优势与解决当下社会问题有机结合,在原材料采购、产业反哺、经济扶持等方面,优先侧重欠发达地区及偏远山村,以实际行动帮助当地农户增收、产业升级,助力当地产业振兴。
融入当地特色产业链
助推筇竹产业做全做深做精
通过消费端上行助推供给端,良品铺子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筇竹笋行业的发展和增长。
良品铺子供应商昆明品世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胡荣洲介绍,和良品铺子建立合作以来,不仅让深山中的鲜笋“破土而出”,翻山越岭为国人所认可,还推动筇竹产业做全、做深、做精。2020年,为满足市场需求,该公司投资3000多万元建设自动化程度相对较高的智能工厂,日生产量可达10吨,极大提升了效率和品质。今年预计向良品铺子供货金额达到8000万元,同比增长50%。
在该医用十万级无尘智能车间里,经过杀青、腌制等工序,最大限度保持新鲜,再经过脱盐、蒸煮、清洗、调味、巴氏杀菌等十几道工序,保留了山珍的原始风味,还佐以云南有名的小米辣,口感更加丰富、有层次。
同时高原筇竹笋的知名度也正逐渐打开,市场向休闲零食、餐饮、预制菜等端口不断延伸,并带动本地100余户村民增收。“竹子已成为当地群众最重要的收入来源。今年地头的收购价达6.5元/斤,一户两口子笋农一个月收入可达四五万元。”胡荣洲说。
良品铺子充分融入当地的资源基础和优质原材料,发挥高质量发展的增值效益,充分利用自身对消费者需求、感知和体验的理解,以及供应商在产品生产制造的过程中积累的大量技术和创新经验,和供应商协同对产品工艺进行研发,制定新产品的工艺标准,保证产品在品质、营养、配送时效等各项指标上,均保持行业较高水平,与供应商形成双向赋能、利益共享的整体,最终实现原料产地政府、农户、供应链企业、消费者等多方共赢。
2019年、2022年,连续两届,大关县被云南省人民政府遴选为全省20个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一县一业”特色县,“大关筇竹笋”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截至2022年底,竹笋年产量3.5万吨,竹秆年产量2.5亿根,实现竹产业综合产值14.8亿元,带动3.66万群众稳定脱贫,受益群众17.3万人,占全县农村人口的72.5%。
“世界筇竹看中国,中国筇竹看大关”——如今声量响当当。
深耕原料直供基地共谋发展
良品铺子助力原产地零食走向世界
美味凝结天地精华,取之有道。未来,筇竹产业发展绿色化、可持续化也是当地政府、科研机构和良品铺子共同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良品铺子及其供应商积极参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大关县与院校合作共建筇竹研究院的研究中来,从筇竹育苗、种植、幼林抚育、低效竹林提质改造、竹笋采摘、竹笋加工等方面提供技术、资源等多重支撑。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于丽娟博士联合良品铺子及供应商将加工关键技术成果转化,积极应用于生产一线的“保鲜”、“杀青”、“冷却”等关键点环节,提升产能效率,并保持筇竹笋最本真的风味和营养。
春雨淅沥,春笋破土,势不可挡。未来,基于良品铺子多年来在市场洞察、品质把控、产业链协同研发等全方位的能力,“良品铺子云南野山笋原料基地”将在数字化管理体系及供应链高效协同的赋能下,实现长期稳定的高品质产品供给,助力昭通筇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带动相关农户持续增收,进一步擦亮“中国筇竹之乡”的金字招牌。
同时,在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的指导下,在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昭通市大关县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良品铺子将进一步发挥企业的平台价值,联合政府和产业链企业共同深耕原料直供基地,同频共振、共谋发展,助力野山笋产业链更高效高质发展,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致富,坚持好原料造就好味道,将更多高品质的美味带到消费者面前。
- 金多联高端家装管品牌发布会盛大举行(2024-08-24)
- 情系一线 深入基层 致敬坚守 大检集团领导分赴全国各地慰问奋战一线员工(2024-08-23)
- 瑞明门窗总经理孙浩:泛家居行业的资源整合“魔术手”与营销实战专家(2024-08-23)
- 以运河文化引领品牌新高度,古贝春集团闪耀第89届山东省糖酒商品交易会(2024-08-19)
- 九牧林晓伟入选《财富》40位商业精英(2024-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