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2017年“舌尖关键词”:网络外卖、网红食品等
“网红餐饮店”门前总是排着长队,外卖小哥一到饭点就在大街小巷穿梭……2017年,网络餐饮服务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然而与此同时,“塑料紫菜”“挂面可燃”“西瓜打针”等谣言被做成短视频“一次采集,N次分发”,让人真假难辨;一些食品打上“擦边球”标签,诱导消费者购买。
如何保证“指尖上的美食”所见即所得?如何让“舌尖上的谣言”不再骚扰我们的朋友圈?在日前举行的2017年食品安全热点科学解读媒体沟通会上,专家一一解答了一年来舌尖上的疑问。
网络外卖:新规出台,让我们的指尖美食更安全
【案例】点开手机APP,无数美食“闪瞎双眼”,动动手指,外卖就会送上门来……我们的生活在被外卖改变的同时,“外卖餐盒疑被污染”“无证餐饮一条街竟成网络外卖大户”等事件频被曝出,令人平添“舌尖上的焦虑”。随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于2018年1月1日开始施行,新规将有望为外卖食品再添一道“安全锁”。
【解读】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冯恩援:《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是国家对于网络订餐安全的专门性规章,对于网络餐饮服务监管、平台主体责任落实、入网餐饮商户和配送环节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
网络平台应担起主体责任,利用好互联网技术对网络餐饮进行有效监管。经营商家应从食品安全技术的角度出发,查找网络餐饮加工环节风险点,制定相应风险控制措施。入网经营商户要满足资质合规、有实体店铺的要求,做到不委托加工、不超范围经营,保证线上线下同标同质。
“网红食品”:原是问题食品,却披着“网红”外衣
【案例】2017年8月,因含有国家管制药品成分,广东公安部门对一款名为“咔哇潮饮”的网红饮料进行了查处。无独有偶,被追捧的当红餐饮品牌“一笼小确幸”,也因食品安全问题从各大餐饮平台消失;热卖的“三只松鼠”一款开心果产品在国家抽检中被检出霉菌超标,超出国家标准1.8倍。
【解读】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钟凯:“红”既带来红利,也是高危信号。网红食品借助资本助推,其规模扩张速度可以超出想象,而规模扩张也会将问题放大。例如“一笼小确幸”的细菌污染、“三只松鼠”的霉菌超标,在小规模运行时或许并不会被发觉。同时,“红”了之后的产能瓶颈可能导致企业放松食品安全管理的水准,造成整个供应链条失控。
网红食品不应成为创新的制约,但食品安全的底线不能放松。对“网红食品”要有包容的心态,鼓励其创新,同时也要加强监管,要保护消费者权益,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对“擦边球”敲打警告,不能允许“网红食品”游离在监管之外。
“阴性标签”:打政策“擦边球”,这类食品可能存在不良诱导嫌疑
【案例】在超市的食品货架前,到处可以看到标注“不含……”的食品,有的零食标称“不含防腐剂”“不含反式脂肪酸”,这样的零食吃着就更健康吗?
【解读】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合法的食品声称,是告诉消费者在标准的范围内“我有什么”;违规的“阴性标签”,是在标准之外,宣传“我没什么”。在国际上,以贬损同行为目标,以声称“不含有XXX”为内容的标签,被称为“阴性标签”。
现代食品生产过程离不开食品添加剂。在我国的食品广告中,一些产品以宣称“不加防腐剂、不加糖、不加食品添加剂”等进行宣传,将合规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污名化,或者打擦边球,具有不良诱导的嫌疑,应尽快予以规范管理。
“冷饭热炒”:“挂面可燃”令人哭笑不得,击碎舌尖谣言还需迈过几道关?
【案例】2017年有关面条可燃的报道时有发生,报道中将“挂面可燃”的原因归结为“添加了塑料”等非法物质,或使用了对人体有害的添加剂。其实“挂面可燃”谣言属于典型的“冷饭热炒”型谣言,已不是什么新闻,但却时常被翻出来以讹传讹、引发恐慌,成为动摇公众对食品安全信心的经典谣言之一。
【解读】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沈群:东西可燃实际上有三个条件,一个是可燃物,再一个要有氧气,第三个要有一定的温度。对于面条来讲,它是由面粉组成的,而面粉里面含有淀粉和蛋白质,二者都是可燃的,因此用面粉做出来的面条当然也就是可燃的。
虚假食品安全信息对企业、产业的发展造成严重损害,建议加强对食品安全热点的舆情监测,防范和治理网络谣言,对违反规定编造、散布虚假食品安全信息,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应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行业组织及媒体也要加强食品科普宣传,传播科学正能量,加强消费者自身识谣、辨谣能力。
“网红餐饮店”门前总是排着长队,外卖小哥一到饭点就在大街小巷穿梭……2017年,网络餐饮服务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然而与此同时,“塑料紫菜”“挂面可燃”“西瓜打针”等谣言被做成短视频“一次采集,N次分发”,让人真假难辨;一些食品打上“擦边球”标签,诱导消费者购买。
如何保证“指尖上的美食”所见即所得?如何让“舌尖上的谣言”不再骚扰我们的朋友圈?在日前举行的2017年食品安全热点科学解读媒体沟通会上,专家一一解答了一年来舌尖上的疑问。
网络外卖:新规出台,让我们的指尖美食更安全
【案例】点开手机APP,无数美食“闪瞎双眼”,动动手指,外卖就会送上门来……我们的生活在被外卖改变的同时,“外卖餐盒疑被污染”“无证餐饮一条街竟成网络外卖大户”等事件频被曝出,令人平添“舌尖上的焦虑”。随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于2018年1月1日开始施行,新规将有望为外卖食品再添一道“安全锁”。
【解读】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冯恩援:《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是国家对于网络订餐安全的专门性规章,对于网络餐饮服务监管、平台主体责任落实、入网餐饮商户和配送环节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
网络平台应担起主体责任,利用好互联网技术对网络餐饮进行有效监管。经营商家应从食品安全技术的角度出发,查找网络餐饮加工环节风险点,制定相应风险控制措施。入网经营商户要满足资质合规、有实体店铺的要求,做到不委托加工、不超范围经营,保证线上线下同标同质。
“网红食品”:原是问题食品,却披着“网红”外衣
【案例】2017年8月,因含有国家管制药品成分,广东公安部门对一款名为“咔哇潮饮”的网红饮料进行了查处。无独有偶,被追捧的当红餐饮品牌“一笼小确幸”,也因食品安全问题从各大餐饮平台消失;热卖的“三只松鼠”一款开心果产品在国家抽检中被检出霉菌超标,超出国家标准1.8倍。
【解读】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钟凯:“红”既带来红利,也是高危信号。网红食品借助资本助推,其规模扩张速度可以超出想象,而规模扩张也会将问题放大。例如“一笼小确幸”的细菌污染、“三只松鼠”的霉菌超标,在小规模运行时或许并不会被发觉。同时,“红”了之后的产能瓶颈可能导致企业放松食品安全管理的水准,造成整个供应链条失控。
网红食品不应成为创新的制约,但食品安全的底线不能放松。对“网红食品”要有包容的心态,鼓励其创新,同时也要加强监管,要保护消费者权益,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对“擦边球”敲打警告,不能允许“网红食品”游离在监管之外。
“阴性标签”:打政策“擦边球”,这类食品可能存在不良诱导嫌疑
【案例】在超市的食品货架前,到处可以看到标注“不含……”的食品,有的零食标称“不含防腐剂”“不含反式脂肪酸”,这样的零食吃着就更健康吗?
【解读】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合法的食品声称,是告诉消费者在标准的范围内“我有什么”;违规的“阴性标签”,是在标准之外,宣传“我没什么”。在国际上,以贬损同行为目标,以声称“不含有XXX”为内容的标签,被称为“阴性标签”。
现代食品生产过程离不开食品添加剂。在我国的食品广告中,一些产品以宣称“不加防腐剂、不加糖、不加食品添加剂”等进行宣传,将合规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污名化,或者打擦边球,具有不良诱导的嫌疑,应尽快予以规范管理。
“冷饭热炒”:“挂面可燃”令人哭笑不得,击碎舌尖谣言还需迈过几道关?
【案例】2017年有关面条可燃的报道时有发生,报道中将“挂面可燃”的原因归结为“添加了塑料”等非法物质,或使用了对人体有害的添加剂。其实“挂面可燃”谣言属于典型的“冷饭热炒”型谣言,已不是什么新闻,但却时常被翻出来以讹传讹、引发恐慌,成为动摇公众对食品安全信心的经典谣言之一。
【解读】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沈群:东西可燃实际上有三个条件,一个是可燃物,再一个要有氧气,第三个要有一定的温度。对于面条来讲,它是由面粉组成的,而面粉里面含有淀粉和蛋白质,二者都是可燃的,因此用面粉做出来的面条当然也就是可燃的。
虚假食品安全信息对企业、产业的发展造成严重损害,建议加强对食品安全热点的舆情监测,防范和治理网络谣言,对违反规定编造、散布虚假食品安全信息,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应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行业组织及媒体也要加强食品科普宣传,传播科学正能量,加强消费者自身识谣、辨谣能力。
- 热烈祝贺瑞普生物荣获“第十二届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一等奖”(2024-10-31)
- 瑞普生物“高产骨化二醇细胞工厂合成”项目入选2024年度天津市滨海新区未来产业标杆应…(2024-10-31)
- 热烈祝贺瑞普生物荣获“中国上市公司新质生产力50强”(2024-10-31)
- 皓月集团荣登2024“长春民营企业百强”榜首和“长春企业百强”第七位(2024-10-31)
- 九牧荣获智能马桶全球销量第一!(2024-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