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为食品“洗冤”:治理舌尖谣言还缺什么?
“西瓜打针”“螃蟹注胶”“蔬果染色”……夏日炎炎,生鲜美食广受欢迎,但朋友圈里的生鲜食品谣言却开始新一轮传播,不但使行业损失惨重,也造成消费者“舌尖上的焦虑”。
正在进行的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上,食品安全领域专家通过讲原理、做实验,为公众详细“掰谎”,为生鲜美食洗刷“冤情”。
生鲜“洗冤录”:“打针西瓜”实际中难操作
西瓜成为夏日里老百姓消暑必备,然而“西瓜打针变甜”的说法却屡屡给消费者造成困扰。
对此,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钟凯在食品安全宣传周科学实验展现场开始实验:一手按住一个西瓜,一手拿着吸满蓝色墨水的针筒,用力往西瓜里推墨水。但当针筒里的墨水刚刚被推进西瓜里时,蓝色墨水竟顺着针眼流了出来。
“通过打针让西瓜变甜,在实际中是不可能实现的。”钟凯在实验后指出,有时候我们看到在西瓜中有一些纤维状物质,这实际上是由于授粉、自然发育等原因产生的正常现象,并不是西瓜中被注入了什么不好的东西。
“首先,西瓜皮虽然较硬,但是西瓜瓤是很脆弱的,瓜内部又是一个封闭的环境。通过实验可以看到,向西瓜内部用针筒注水,不仅要用很大劲,水也马上就会冒出来。注水的压力还会把瓜瓤压碎。同时,针眼会让细菌进入西瓜内部,这样的瓜存放不了一天就坏了。商家注了水卖不出去,岂不是得不偿失。”
对于曾经在网络上流传的“螃蟹注胶增重”谣言,钟凯也进行了驳斥。他说,人们看到的螃蟹表面的小孔,并不是螃蟹被打了针,而是螃蟹在运输过程中互相挤压造成的。“螃蟹如果打针受伤,很容易死的。若给螃蟹打针增重,根本放不了多长时间。”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总顾问陈君石也带领团队通过现场实验,驳斥了杨梅、樱桃等“水洗掉色,蔬果染色”的谣言。“我们经常会听说‘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是被染了色’的谣言,实际是果蔬中富含的花青素使其呈现出颜色;它是多酚类物质,对人类的身体健康很有益处。”陈君石说。
谣言“猛于虎”:造谣动动嘴,辟谣磨破嘴
近年来,我国生鲜食品业几成谣言袭扰的“重灾区”。2016年以来,从“樱桃核仁含氰化物”“胶水拼接牛排”到“浑身是虫的皮皮虾”,生鲜食品谣言借助视频剪辑病毒式疯转,令生鲜企业,还有大批农户、养殖户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
业内人士指出,有些生鲜谣言毫无事实依据和基本的科学逻辑,有些看似基于一定的事实基础,但却对事实“移花接木”,或把个体问题演绎成普遍性问题。看似不起眼的谣言,经过社交网络平台四处传播,对整个生鲜产业造成损害,让生鲜产业陷入“谣言动动嘴,辟谣跑断腿”的尴尬境地。
“我认为,谣言给消费者心理造成的损失,远远超过行业的经济损失。消费者的信心一旦丧失,受影响的是对行业的信任和政府的公信力,这个损失不可估量。”陈君石表示。
钟凯也认为,我国食品安全状况一路向好,但是很多老百姓还会有“这个不敢吃,那个不敢吃”的感觉,这就是来自谣言泛滥造成的误解。谣言造成了企业的经济损失、政府公信力的损失,经过连锁效应,最终成本又转嫁到老百姓身上。
“舌尖焦虑”不再来?辟谣、科普、共治一个不能少
如何让老百姓告别“舌尖上的焦虑”?陈君石指出,从根本上减少谣言,不能仅靠不断的辟谣,也要寄希望于老百姓掌握更多的食品安全知识,不断提高公众的科学知识水平。
陈君石指出:“老百姓容易被谣言误导,关键在于食品安全领域信息的不对称。这就需要搭建一个平台,把科学家、媒体和企业都纳入其中,及时传播正确的食品安全知识和信息,填补信息真空地带,及时满足公众的需求。”
钟凯也表示,治理舌尖谣言,首先需要传播科学的声音,减少公众误解,重建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信心。同时,也要致力于促进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从政府层面来讲,要努力增加工作透明度,以主动公布的姿态,接受社会监督,这有助于重建公众信心。”
钟凯还指出,有关部门应从法律上、政策上健全机制,让造谣者能够受到惩戒。“不能说造了谣被抓住了,道个歉就没事了,要建立法律机制,让说话的人为自己说过的话负责。”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新闻宣传司司长颜江瑛强调,食药监总局加大了对食品谣言制造者、传播者的惩处力度,此前“塑料紫菜”等涉谣者已得到严惩。她表示,食药监总局将推动建立社会多元主体共治谣言的长效机制,让政府部门、专业机构人士、相关企业、新闻媒体和公众形成合力,“五位一体”击碎谣言,共同织密甄别、抵制谣言的免疫网。
“西瓜打针”“螃蟹注胶”“蔬果染色”……夏日炎炎,生鲜美食广受欢迎,但朋友圈里的生鲜食品谣言却开始新一轮传播,不但使行业损失惨重,也造成消费者“舌尖上的焦虑”。
正在进行的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上,食品安全领域专家通过讲原理、做实验,为公众详细“掰谎”,为生鲜美食洗刷“冤情”。
生鲜“洗冤录”:“打针西瓜”实际中难操作
西瓜成为夏日里老百姓消暑必备,然而“西瓜打针变甜”的说法却屡屡给消费者造成困扰。
对此,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钟凯在食品安全宣传周科学实验展现场开始实验:一手按住一个西瓜,一手拿着吸满蓝色墨水的针筒,用力往西瓜里推墨水。但当针筒里的墨水刚刚被推进西瓜里时,蓝色墨水竟顺着针眼流了出来。
“通过打针让西瓜变甜,在实际中是不可能实现的。”钟凯在实验后指出,有时候我们看到在西瓜中有一些纤维状物质,这实际上是由于授粉、自然发育等原因产生的正常现象,并不是西瓜中被注入了什么不好的东西。
“首先,西瓜皮虽然较硬,但是西瓜瓤是很脆弱的,瓜内部又是一个封闭的环境。通过实验可以看到,向西瓜内部用针筒注水,不仅要用很大劲,水也马上就会冒出来。注水的压力还会把瓜瓤压碎。同时,针眼会让细菌进入西瓜内部,这样的瓜存放不了一天就坏了。商家注了水卖不出去,岂不是得不偿失。”
对于曾经在网络上流传的“螃蟹注胶增重”谣言,钟凯也进行了驳斥。他说,人们看到的螃蟹表面的小孔,并不是螃蟹被打了针,而是螃蟹在运输过程中互相挤压造成的。“螃蟹如果打针受伤,很容易死的。若给螃蟹打针增重,根本放不了多长时间。”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总顾问陈君石也带领团队通过现场实验,驳斥了杨梅、樱桃等“水洗掉色,蔬果染色”的谣言。“我们经常会听说‘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是被染了色’的谣言,实际是果蔬中富含的花青素使其呈现出颜色;它是多酚类物质,对人类的身体健康很有益处。”陈君石说。
谣言“猛于虎”:造谣动动嘴,辟谣磨破嘴
近年来,我国生鲜食品业几成谣言袭扰的“重灾区”。2016年以来,从“樱桃核仁含氰化物”“胶水拼接牛排”到“浑身是虫的皮皮虾”,生鲜食品谣言借助视频剪辑病毒式疯转,令生鲜企业,还有大批农户、养殖户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
业内人士指出,有些生鲜谣言毫无事实依据和基本的科学逻辑,有些看似基于一定的事实基础,但却对事实“移花接木”,或把个体问题演绎成普遍性问题。看似不起眼的谣言,经过社交网络平台四处传播,对整个生鲜产业造成损害,让生鲜产业陷入“谣言动动嘴,辟谣跑断腿”的尴尬境地。
“我认为,谣言给消费者心理造成的损失,远远超过行业的经济损失。消费者的信心一旦丧失,受影响的是对行业的信任和政府的公信力,这个损失不可估量。”陈君石表示。
钟凯也认为,我国食品安全状况一路向好,但是很多老百姓还会有“这个不敢吃,那个不敢吃”的感觉,这就是来自谣言泛滥造成的误解。谣言造成了企业的经济损失、政府公信力的损失,经过连锁效应,最终成本又转嫁到老百姓身上。
“舌尖焦虑”不再来?辟谣、科普、共治一个不能少
如何让老百姓告别“舌尖上的焦虑”?陈君石指出,从根本上减少谣言,不能仅靠不断的辟谣,也要寄希望于老百姓掌握更多的食品安全知识,不断提高公众的科学知识水平。
陈君石指出:“老百姓容易被谣言误导,关键在于食品安全领域信息的不对称。这就需要搭建一个平台,把科学家、媒体和企业都纳入其中,及时传播正确的食品安全知识和信息,填补信息真空地带,及时满足公众的需求。”
钟凯也表示,治理舌尖谣言,首先需要传播科学的声音,减少公众误解,重建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信心。同时,也要致力于促进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从政府层面来讲,要努力增加工作透明度,以主动公布的姿态,接受社会监督,这有助于重建公众信心。”
钟凯还指出,有关部门应从法律上、政策上健全机制,让造谣者能够受到惩戒。“不能说造了谣被抓住了,道个歉就没事了,要建立法律机制,让说话的人为自己说过的话负责。”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新闻宣传司司长颜江瑛强调,食药监总局加大了对食品谣言制造者、传播者的惩处力度,此前“塑料紫菜”等涉谣者已得到严惩。她表示,食药监总局将推动建立社会多元主体共治谣言的长效机制,让政府部门、专业机构人士、相关企业、新闻媒体和公众形成合力,“五位一体”击碎谣言,共同织密甄别、抵制谣言的免疫网。
- 南阳市保安公司连续三年位列“河南社会责任企业”名单(2024-09-30)
- 中建三局西北公司第二分公司质量月系列活动圆满成功(2024-09-29)
- 好莱客艺术整装招商直播圆满收官,携手中小微装企共创经营新篇章!(2024-09-29)
- 响应参加2024全国“质量月”,新良田引领数智化应用行业高品质发展(2024-09-29)
- 数智化应用首选服务商,新良田斩获AI最佳解决方案奖(2024-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