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亿涉电信诈骗资金被有效冻结 探秘警方反诈骗“套路”
在北京市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中心,李女士在诈骗资金返还协议上签了字,自己被骗子诈骗的140万的60万追回,对李女士来说,能部分追回被诈骗的资金是一件幸运的事。
2016年11月,李女士接到一个南方男子来自“香港”电话,这个男子自称在中国某知名证券公司工作,但是该男子并没有通过惯用的“套路”马上向李女士提出转账需求。
“我们互相加了微信,通过电话和微信聊了有20多天。”李女士炒股很多年,对电信诈骗有着本能的敏感,当这名男子和她聊了20多天后,李女士自然将这名男子当作了朋友。

2017年2月23日,李女士来到北京市公安局签署电信诈骗资金返还协议,期间接受媒体采访。
20多天后,男子提出手里有内幕消息,一次投资短期回报2-3倍,由于李女士也曾投资过一些短期获利较高的项目,所以对男子提供的“内幕消息”,李女士认为“不能是假的”。
之后,李女士连续两次给该男子转账,第一次60万,第二次80万,两次间隔仅两天时间。当第二次转账结束后,李女士再也联系不到这名男子,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比较幸运的是在报警后警方对我的账户进行了‘止付’设置,避免了更多的资金被转走。”意识到被骗后,李女士及时报警,经过北京警方的不间断追击,被骗的资金被部分找回。
北京警方介绍,2016年全年的电信诈骗案和老百姓的损失已经明显下降了,但破案的数量和抓获嫌疑人的数量都在同比上升。
2016年,北京警方共冻结涉及电信诈骗的银行账号74万余个,冻结涉案资金近12亿元。

北京警方反电信诈骗两中心:公安部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查控中心和北京市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中心。
截拦 切断骗子和潜在受骗者链条
陈女士(化名)的400万养老钱差点在一瞬间被骗子转走。
2015年8月,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侦查支队技术拦截工作室民警毕磊通过专业手段监测到陈女士正在一步步陷入电信诈骗圈套:查看虚假通缉令、告知骗子银行卡号、还按照骗子要求开了房间断绝与外界联络,正当陈女士要将验证码发送给骗子时,毕磊采取措施成功劝阻了这场电信诈骗。
这只是陈磊劝阻的典型电信诈骗之一。多次回访被骗事主,毕磊总结了一套“防电信诈骗剧本”。
毕磊介绍,回访被骗的事主,主要是摸清圈套是如何一遍一遍诈骗事主的,掌握最新的诈骗动态,另一方面通过回访事主被骗时的心理状态,通过心理状态来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骗子的“剧本”真的很多。 学生剧本、老人诈骗剧本……总体来说,格式不同但是骗局基本相同。
毕磊介绍,目前骗子最复杂的“套路”是境外仿冒公检法电信诈骗。电信诈骗团伙分成一二三线,一线仿冒联通客服,告知被骗者有一个联通手机卡需要转接,所谓的联通客服告知信息泄露,转接给二线人员,所谓的“警察”做详细的录音笔录并告知案子管不了,因为身份被别人利用并且犯罪了,主犯已经被抓住,但发现了很多银行卡,有一张是以被骗者的身份办理的。接着,“三线检察官”对被骗者进行资产清查,看每一笔交易是否正常,创造一种紧迫感。
毕磊的工作是发现、拦截被骗事主,一旦监测接到诈骗电话 第一时间预警,目前电话仿冒公检法、电话仿冒熟人领导和仿冒部队等各种类型的电信诈骗都可以在预警平台上呈现。另外,通过网络运营平台也可以发现一大批有被诈骗风险的人,及时进行预警劝说。

北京市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中心。
拦截的目的是为了制止,但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毕磊介绍,诈骗的环节是环环相套,电信诈骗过程中角色太多,层层施加压力,导致被骗者入戏太深。
毕磊手中有一份嫌疑人“剧本”。他们将被骗者称为生财之道,称被骗者为学生,诈骗者为老师,剧本是为了让被骗者“做沙”(诈骗者术语,变傻的谐音)。
“当接电话的一方入戏之后,劝阻是完全不管用的。”毕磊介绍,曾经有一位被骗者在第二天专门打电话给警方表示歉意,因为北京民警打电话预警电信诈骗时,对方将民警当成了骗子,最终没听劝阻入了诈骗分子的圈套。
追踪 非接触、异地作案、山区窝点增大办案难度
2016年12月,北京刑侦总队会同网安总队、西城分局,经过三个多月的缜密侦查,先后组织40余名警力,异地作战,在广东警方的大力协助下,成功打掉了一个以“打电话冒充领导”为手段实施诈骗的特大电信诈骗犯罪团伙,共抓获犯罪链条中的“话务组、组织者、取款组”各层次嫌疑人19名,收缴赃款近5万元,起获作案用POS机28部、身份证52张、银行卡149张、手机55部,作案用电话卡59张。
刘磊参与了这次诈骗案的侦查和抓获工作。除了案发的电信诈骗受害者在北京外,几乎所有的电信诈骗犯罪分子都在外地,所以刘磊的工作就是找到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将他们从外地缉捕归案带回北京。
去年一年,刘磊有218天在外追击电信诈骗犯罪分子。
经过长时间和电信诈骗案件和犯罪分子打交道,王磊和北京警方电信诈骗案件办案民警将电信诈骗案件分成七大类,这七大类是针对不同区域的作案类型不同来进行划分。
相对于盗窃或者抢劫案,电信诈骗的破案难度的确要大得多。刘磊解释,“盗窃和抢劫案件可以在现场找到相应的物证和视频线索,但电信诈骗完全没有这些证据。”
每每遇到一起电信诈骗案,王磊和办案民警需要根据三大电信运营商来一步一步倒推“电信流”,从接到报警到最后发现嫌疑人,大约需要10天左右的时间。
即使确定了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的位置,对于办案民警来说,并不意味着可以一举抓获,犯罪分子会变换各种手段和驻地,给侦查工作带来一定困难。
刘磊总结,接触互联网多的人,越容易被电信诈骗分子盯上,骗子会用不同的手段针对不同的人群,电信诈骗最根本的原因多数都是因为贪小便宜。
“冒充各类人群的不要轻易相信,对于理财类的不要贪小便宜,没有天上掉馅饼的事情。”刘磊提醒,这两点涵盖了反电信诈骗精髓。
非接触、异地作案、窝点多在不发达山区给电信诈骗侦查工作带来困难。
另外一个难点是电信诈骗这种新型犯罪形式的法律空白。
12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发布了《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下称《意见》),进一步明确法律标准,统一执法司法尺度,严惩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这对刘磊来说是一件利好。电信诈骗作为新型犯罪还存在一定的法律空白,对证据的标准等规定并不是很清楚,有了依据就有了处理电信诈骗犯罪的依据。
返还 最大限度找回被骗资金
冻结的资金或者被骗的钱追回来了,如何归还给被骗的人?
即使是归还被骗者的资金,资金返还工作组工作人员潘晓茜也经常哭笑不得,对方常常将自己当成“骗子”。
“因为这部分事主第一次被骗过,所以警惕意识比较强。”潘晓茜解释,对老百姓来说,怎样甄别警方的身份?警方会通过电话联系事主并约到相关公安机关,进行手续办理,所以在接到电话时提高警惕。
第一次被骗过,潘晓茜在跟被电信诈骗的事主联系时总会被当做骗子,有防范意识,是不是真的是警方?
潘晓茜的工作是针对已经冻结的资金进行溯源,找到相应的事主,通知相关的立案单位准备相关的手续,审核和确定当时被骗的情况和信息。根据银行提供信息,再进行甄别。

2017年2月23日,被骗事主与北京警方签订资金返还协议书。
2015年,北京市公安局组织推动市属相关单位成立了全国首家省级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中心,2016年,根据公安部授权,成立了全国唯一一家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查控中心。
2016年,查控中心冻结涉案银行账号74万余个,同比上升3倍多,占全国冻结总量的九成以上;冻结涉案资金近12亿元;关停涉案手机、固定电话等号码18万余个,累计减少群众损失近20亿元。
在北京市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中心,李女士在诈骗资金返还协议上签了字,自己被骗子诈骗的140万的60万追回,对李女士来说,能部分追回被诈骗的资金是一件幸运的事。
2016年11月,李女士接到一个南方男子来自“香港”电话,这个男子自称在中国某知名证券公司工作,但是该男子并没有通过惯用的“套路”马上向李女士提出转账需求。
“我们互相加了微信,通过电话和微信聊了有20多天。”李女士炒股很多年,对电信诈骗有着本能的敏感,当这名男子和她聊了20多天后,李女士自然将这名男子当作了朋友。
2017年2月23日,李女士来到北京市公安局签署电信诈骗资金返还协议,期间接受媒体采访。
20多天后,男子提出手里有内幕消息,一次投资短期回报2-3倍,由于李女士也曾投资过一些短期获利较高的项目,所以对男子提供的“内幕消息”,李女士认为“不能是假的”。
之后,李女士连续两次给该男子转账,第一次60万,第二次80万,两次间隔仅两天时间。当第二次转账结束后,李女士再也联系不到这名男子,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比较幸运的是在报警后警方对我的账户进行了‘止付’设置,避免了更多的资金被转走。”意识到被骗后,李女士及时报警,经过北京警方的不间断追击,被骗的资金被部分找回。
北京警方介绍,2016年全年的电信诈骗案和老百姓的损失已经明显下降了,但破案的数量和抓获嫌疑人的数量都在同比上升。
2016年,北京警方共冻结涉及电信诈骗的银行账号74万余个,冻结涉案资金近12亿元。
北京警方反电信诈骗两中心:公安部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查控中心和北京市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中心。
截拦 切断骗子和潜在受骗者链条
陈女士(化名)的400万养老钱差点在一瞬间被骗子转走。
2015年8月,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侦查支队技术拦截工作室民警毕磊通过专业手段监测到陈女士正在一步步陷入电信诈骗圈套:查看虚假通缉令、告知骗子银行卡号、还按照骗子要求开了房间断绝与外界联络,正当陈女士要将验证码发送给骗子时,毕磊采取措施成功劝阻了这场电信诈骗。
这只是陈磊劝阻的典型电信诈骗之一。多次回访被骗事主,毕磊总结了一套“防电信诈骗剧本”。
毕磊介绍,回访被骗的事主,主要是摸清圈套是如何一遍一遍诈骗事主的,掌握最新的诈骗动态,另一方面通过回访事主被骗时的心理状态,通过心理状态来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骗子的“剧本”真的很多。 学生剧本、老人诈骗剧本……总体来说,格式不同但是骗局基本相同。
毕磊介绍,目前骗子最复杂的“套路”是境外仿冒公检法电信诈骗。电信诈骗团伙分成一二三线,一线仿冒联通客服,告知被骗者有一个联通手机卡需要转接,所谓的联通客服告知信息泄露,转接给二线人员,所谓的“警察”做详细的录音笔录并告知案子管不了,因为身份被别人利用并且犯罪了,主犯已经被抓住,但发现了很多银行卡,有一张是以被骗者的身份办理的。接着,“三线检察官”对被骗者进行资产清查,看每一笔交易是否正常,创造一种紧迫感。
毕磊的工作是发现、拦截被骗事主,一旦监测接到诈骗电话 第一时间预警,目前电话仿冒公检法、电话仿冒熟人领导和仿冒部队等各种类型的电信诈骗都可以在预警平台上呈现。另外,通过网络运营平台也可以发现一大批有被诈骗风险的人,及时进行预警劝说。
北京市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中心。
拦截的目的是为了制止,但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毕磊介绍,诈骗的环节是环环相套,电信诈骗过程中角色太多,层层施加压力,导致被骗者入戏太深。
毕磊手中有一份嫌疑人“剧本”。他们将被骗者称为生财之道,称被骗者为学生,诈骗者为老师,剧本是为了让被骗者“做沙”(诈骗者术语,变傻的谐音)。
“当接电话的一方入戏之后,劝阻是完全不管用的。”毕磊介绍,曾经有一位被骗者在第二天专门打电话给警方表示歉意,因为北京民警打电话预警电信诈骗时,对方将民警当成了骗子,最终没听劝阻入了诈骗分子的圈套。
追踪 非接触、异地作案、山区窝点增大办案难度
2016年12月,北京刑侦总队会同网安总队、西城分局,经过三个多月的缜密侦查,先后组织40余名警力,异地作战,在广东警方的大力协助下,成功打掉了一个以“打电话冒充领导”为手段实施诈骗的特大电信诈骗犯罪团伙,共抓获犯罪链条中的“话务组、组织者、取款组”各层次嫌疑人19名,收缴赃款近5万元,起获作案用POS机28部、身份证52张、银行卡149张、手机55部,作案用电话卡59张。
刘磊参与了这次诈骗案的侦查和抓获工作。除了案发的电信诈骗受害者在北京外,几乎所有的电信诈骗犯罪分子都在外地,所以刘磊的工作就是找到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将他们从外地缉捕归案带回北京。
去年一年,刘磊有218天在外追击电信诈骗犯罪分子。
经过长时间和电信诈骗案件和犯罪分子打交道,王磊和北京警方电信诈骗案件办案民警将电信诈骗案件分成七大类,这七大类是针对不同区域的作案类型不同来进行划分。
相对于盗窃或者抢劫案,电信诈骗的破案难度的确要大得多。刘磊解释,“盗窃和抢劫案件可以在现场找到相应的物证和视频线索,但电信诈骗完全没有这些证据。”
每每遇到一起电信诈骗案,王磊和办案民警需要根据三大电信运营商来一步一步倒推“电信流”,从接到报警到最后发现嫌疑人,大约需要10天左右的时间。
即使确定了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的位置,对于办案民警来说,并不意味着可以一举抓获,犯罪分子会变换各种手段和驻地,给侦查工作带来一定困难。
刘磊总结,接触互联网多的人,越容易被电信诈骗分子盯上,骗子会用不同的手段针对不同的人群,电信诈骗最根本的原因多数都是因为贪小便宜。
“冒充各类人群的不要轻易相信,对于理财类的不要贪小便宜,没有天上掉馅饼的事情。”刘磊提醒,这两点涵盖了反电信诈骗精髓。
非接触、异地作案、窝点多在不发达山区给电信诈骗侦查工作带来困难。
另外一个难点是电信诈骗这种新型犯罪形式的法律空白。
12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发布了《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下称《意见》),进一步明确法律标准,统一执法司法尺度,严惩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这对刘磊来说是一件利好。电信诈骗作为新型犯罪还存在一定的法律空白,对证据的标准等规定并不是很清楚,有了依据就有了处理电信诈骗犯罪的依据。
返还 最大限度找回被骗资金
冻结的资金或者被骗的钱追回来了,如何归还给被骗的人?
即使是归还被骗者的资金,资金返还工作组工作人员潘晓茜也经常哭笑不得,对方常常将自己当成“骗子”。
“因为这部分事主第一次被骗过,所以警惕意识比较强。”潘晓茜解释,对老百姓来说,怎样甄别警方的身份?警方会通过电话联系事主并约到相关公安机关,进行手续办理,所以在接到电话时提高警惕。
第一次被骗过,潘晓茜在跟被电信诈骗的事主联系时总会被当做骗子,有防范意识,是不是真的是警方?
潘晓茜的工作是针对已经冻结的资金进行溯源,找到相应的事主,通知相关的立案单位准备相关的手续,审核和确定当时被骗的情况和信息。根据银行提供信息,再进行甄别。
2017年2月23日,被骗事主与北京警方签订资金返还协议书。
2015年,北京市公安局组织推动市属相关单位成立了全国首家省级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中心,2016年,根据公安部授权,成立了全国唯一一家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查控中心。
2016年,查控中心冻结涉案银行账号74万余个,同比上升3倍多,占全国冻结总量的九成以上;冻结涉案资金近12亿元;关停涉案手机、固定电话等号码18万余个,累计减少群众损失近20亿元。
- “茅台航班”没茅台 谁来兑现承诺(2024-08-08)
- 西双版纳曼洲酒店被判退一赔三(2024-02-23)
- 警惕“虚假投资电影”新型骗局(2024-02-07)
- 成都武侯熹亚医美“花式营销” 消费者质疑欺诈三倍索赔(2023-11-23)
- 美联教育等“跑路”企业上信用黑榜(2023-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