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信打假起诉58同城
日前,优信集团就58同城在其网站仿冒“优信二手车”一事,宣布对58同城提起诉讼,索赔3000万人民币。优信认为,该事件严重损害了优信二手车的商业声誉,已经构成了事实上的不正当竞争。据悉,北京朝阳区人民法院已予以立案。不过针对此事,58同城方面表示不会对此事做出任何回应,因为不想配合优信的炒作行为。
优信打假
58冒用域名被索赔3000万
优信二手车表示,58同城在未经优信授权的情况下,冒用了优信二手车的域名。4月2日,58同城网站上出现了以优信二手车命名的网站,类型、品牌、车辆等信息都与优信相同。4月3日,优信二手车通过官方微信和官方微博发出声明,要求58同城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向优信二手车道歉。时至今日,优信二手车方面迟迟未作出任何回复,优信集团因此选择了对簿公堂的方式,向58同城索赔3000万。
负责此案的张志胜律师认为,被告58同城作为与原告同业的竞争者,在明知原告企业名称、字号及官方网站具有极高的知名度的情况下,仍擅自使用并故意混淆,有借他人之名为自己谋取不当利益的意图,主观恶意明显。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条之规定,被告应当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偿损失的法律责任。
此外,优信二手车执行总裁彭惟廉表示,优信现在也不缺钱,因此此次诉讼的全部赔偿金额都将用来为遭受过品牌侵权仿冒损失的全中国的中小企业、创业公司、个体经营者提供帮助。
58回应
不想配合他们炒作
针对优信二手车的起诉,58赶集集团公关负责人向信报记者表示,我们一直没有回应,就是不想配合他们炒作。同时,该负责人还向记者发送了几个媒体针对此事的报道链接,称这几个媒体的报道相对比较客观。从这些报道中,记者注意到,该负责人所指的“客观”就是指优信在利用此事进行炒作,赚取眼球。
据记者了解,58同城内部对此事口径都很一致。一位汽车行业人士向记者透露,58同城公关总监宋晓曦在媒体微信群表示:“我的官方回应:关于这件事情,我们不想配合对方的炒作,所以不会作出回应,还请理解,多谢。”
分析人士表示,58侵权优信一事,这件事情虽然看起来有点荒唐,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58对于优信B2C模式的认可。58同城是低价贩卖流量,给平台商户导流,以广告等形式获利,平台本身不会涉足检测,而优信二手车自己则拥有数千位评估师检测师,所拥有的大量车源和优质服务能力,C2C模式短期还达不到。“这从另一面也说明58在当前二手车市场激烈竞争面前有一种焦虑感,迫不及待想要占据更多市场份额。”一位深耕二手车领域的人士向记者表示。
业内声音
仿冒之风需净化
北京市富程律师事务所倪娜律师表示,如果此事属实,58同城通过绑定使得在搜索引擎中输入“优信”及“优信二手车”关键词时,能直接显示并连接到 58同城官网,其行为属于利用他人的知名度和商誉达到宣传推广自己的目的,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相关规定。此外,在进入该链接网页后,58同城如果还在其网站首页突出使用了“优信二手车”的字样,除了不正当竞争外还涉嫌侵犯了优信注册商标专用权。
此外,据行业人士透露,“引流”做法也是业内惯用伎俩。如在网站名内嵌入相关关键词等,从而改进网站在搜索引擎中关键词的自然排名,获得更多的展现量,吸引更多目标客户点击访问网站。
不过,优信打假起诉58同城这件事仍被业内认为是互联网品牌仿冒的典型案例,因为这件事体现了实体经济中常见的仿冒山寨之风已经蔓延至互联网领域,而该案件的审判结果对于净化互联网行业的不正之风、还原互联网创新的本质有着积极意义。
日前,优信集团就58同城在其网站仿冒“优信二手车”一事,宣布对58同城提起诉讼,索赔3000万人民币。优信认为,该事件严重损害了优信二手车的商业声誉,已经构成了事实上的不正当竞争。据悉,北京朝阳区人民法院已予以立案。不过针对此事,58同城方面表示不会对此事做出任何回应,因为不想配合优信的炒作行为。
优信打假
58冒用域名被索赔3000万
优信二手车表示,58同城在未经优信授权的情况下,冒用了优信二手车的域名。4月2日,58同城网站上出现了以优信二手车命名的网站,类型、品牌、车辆等信息都与优信相同。4月3日,优信二手车通过官方微信和官方微博发出声明,要求58同城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向优信二手车道歉。时至今日,优信二手车方面迟迟未作出任何回复,优信集团因此选择了对簿公堂的方式,向58同城索赔3000万。
负责此案的张志胜律师认为,被告58同城作为与原告同业的竞争者,在明知原告企业名称、字号及官方网站具有极高的知名度的情况下,仍擅自使用并故意混淆,有借他人之名为自己谋取不当利益的意图,主观恶意明显。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条之规定,被告应当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偿损失的法律责任。
此外,优信二手车执行总裁彭惟廉表示,优信现在也不缺钱,因此此次诉讼的全部赔偿金额都将用来为遭受过品牌侵权仿冒损失的全中国的中小企业、创业公司、个体经营者提供帮助。
58回应
不想配合他们炒作
针对优信二手车的起诉,58赶集集团公关负责人向信报记者表示,我们一直没有回应,就是不想配合他们炒作。同时,该负责人还向记者发送了几个媒体针对此事的报道链接,称这几个媒体的报道相对比较客观。从这些报道中,记者注意到,该负责人所指的“客观”就是指优信在利用此事进行炒作,赚取眼球。
据记者了解,58同城内部对此事口径都很一致。一位汽车行业人士向记者透露,58同城公关总监宋晓曦在媒体微信群表示:“我的官方回应:关于这件事情,我们不想配合对方的炒作,所以不会作出回应,还请理解,多谢。”
分析人士表示,58侵权优信一事,这件事情虽然看起来有点荒唐,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58对于优信B2C模式的认可。58同城是低价贩卖流量,给平台商户导流,以广告等形式获利,平台本身不会涉足检测,而优信二手车自己则拥有数千位评估师检测师,所拥有的大量车源和优质服务能力,C2C模式短期还达不到。“这从另一面也说明58在当前二手车市场激烈竞争面前有一种焦虑感,迫不及待想要占据更多市场份额。”一位深耕二手车领域的人士向记者表示。
业内声音
仿冒之风需净化
北京市富程律师事务所倪娜律师表示,如果此事属实,58同城通过绑定使得在搜索引擎中输入“优信”及“优信二手车”关键词时,能直接显示并连接到 58同城官网,其行为属于利用他人的知名度和商誉达到宣传推广自己的目的,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相关规定。此外,在进入该链接网页后,58同城如果还在其网站首页突出使用了“优信二手车”的字样,除了不正当竞争外还涉嫌侵犯了优信注册商标专用权。
此外,据行业人士透露,“引流”做法也是业内惯用伎俩。如在网站名内嵌入相关关键词等,从而改进网站在搜索引擎中关键词的自然排名,获得更多的展现量,吸引更多目标客户点击访问网站。
不过,优信打假起诉58同城这件事仍被业内认为是互联网品牌仿冒的典型案例,因为这件事体现了实体经济中常见的仿冒山寨之风已经蔓延至互联网领域,而该案件的审判结果对于净化互联网行业的不正之风、还原互联网创新的本质有着积极意义。
- “茅台航班”没茅台 谁来兑现承诺(2024-08-08)
- 西双版纳曼洲酒店被判退一赔三(2024-02-23)
- 警惕“虚假投资电影”新型骗局(2024-02-07)
- 成都武侯熹亚医美“花式营销” 消费者质疑欺诈三倍索赔(2023-11-23)
- 美联教育等“跑路”企业上信用黑榜(2023-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