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打假维权

消费者权益保护日 学习辨商品真伪 规避消费陷阱

2015年03月18日 10:07 信息来源:佛山日报

昨日,为期两天的“2015佛山诚信品牌商家公益联展”在禅城区铂顿城商场前广场开展。本次活动由佛山日报社主办,得到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工商局、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市水业集团、南海平洲玉器协会等机构的大力支持。

主办方表示:“在315来临之际举办此次大型活动,就是要运用各种方式介绍消费知识和法律法规,宣传消费者权利,唤醒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现场:真假辨别知识引来人潮

上午九时半,活动现场已经人头涌动,医药品、化妆品、酒类的展台围满了咨询的市民,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员耐心地为市民们讲解商品真假辨识方法。

“这个牌子的芦荟胶我一直在使用,这也是‘假货’吗?”市民李小姐拿着展台上一支韩国畅销品牌的芦荟胶疑惑不已。工作人员解答:“展台上展示的所有化妆品都属于违法渠道进入中国市场的,凡是合法渠道从境外进口的化妆品,包装上都贴有中文的产品说明,没有中文说明的均是非法渠道来货,真假难以辨别,都要杜绝购买。”

李小姐很惊讶,她是韩国化妆品的爱好者,一直使用韩国化妆品都没有注意包装上是否有中文说明,也不知道用了多少不知真假的商品。

市民:现场学习收获匪浅

药品的真假辨识讲解如火如荼进行。工作人员打开手机,告知市民们可以辨别药品真假的两个手机App。“这两个App一个是‘药品管家’,一个是‘国家食药监管’,分别是由中国药品电子监管网、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开发运行的。通过手机App来鉴定国药准字,就能够鉴别药物的真假。”工作人员认真告诉市民,这是较为便捷的方式,但是中药、药材或者部分包装药品无法通过App鉴定真假,市民买药应该选择大型、正规的药店,就可以尽量避免假劣产品。

工作人员特别叮嘱,不少街坊都有备药藏药的习惯,例如家里预备的保济丸、感冒灵等等,有时候一放就是一两年,要谨防药品过期。“过期药品还应当拿到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回收,不应乱扔,谨防不法分子二次使用或污染环境。”

除了辨别真假伪劣,市民们遇到网购纠纷、房产纠纷,都纷纷向在现场的律师事务所律师咨询,并向记者讲述自己的“被坑爹消费”的故事。

商家:给正规商家宣传机会

活动得到各行业诚信品牌商家的支持,佛山中旅、佛山康辉国旅等旅行社,天蓝电器、格力电器等消费品商家,佛山市保险行业协会、平安银行佛山分行等金融机构,九江酒厂、石湾酒厂等酒类商家参展。

佛山中旅、佛山康辉国旅等旅行社展位前挤满咨询旅游线路的市民,市民们拿着一沓旅游单张详细对比价格、游玩情况。

九江酒厂、石湾酒厂工作人员热情地为市民讲解如何辨识酒的真假。九江酒厂工作人员称,由于九江酒厂的产品广泛受到消费者欢迎,所以也是假冒造假的重灾区。“我们不断地升级包装技术,更新包装的辨识功能,力求包装的创新速度超越假冒的速度,增大假冒的成本,尽量杜绝假冒产品的出现。”该工作人员表示,今天这样的一个诚信商家公益联展,给予了正规厂家一个宣传真酒,传授真假辨别知识的平台。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