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报情况 凝聚共识 吉林省努力构建新时代消费维权新格局

时间:2020-03-13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3月12日,吉林省市场监管厅、省消协联合省高法、省检察院等省消费者协会常务理事单位共同举办了吉林省2020年纪念“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新闻通报会,省人大法工委、行业协会代表以及相关媒体参加通报会。

会上,通报3月15日起将正式实施《吉林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并围绕立法意义、立法过程和主要内容三个方面进行介绍;通报2019年消费维权工作主要成果、全省食品安全抽检监测情况和近年来吉林省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情况;通报全省药品投诉举报办理情况。

2019年,全省市场监管系统消费维权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消费者至上的理念,不断强化举措、提升效能,取得了较好成效。出台《吉林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强化消费维权立法保护,为维护消费市场秩序,推动消费市场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治保障;深入开展“放心消费在吉林”创建工程,全省放心消费参创主体累计达4.8万户,承诺无理由退货实体店达2715户。新增放心消费示范店(企业)1606户,完成全年任务133.83%。创建放心消费示范商圈(街区)65个,完成全年任务108.33%;整合升级12315热线,在全国率先实现消费维权“一号通”,全年受理咨询、投诉、举报21.8万件,处理率达100%,为消费者挽回直接经济损失6085万元;深度测评,为全省消费环境“精准画像”,持续跟踪全省消费环境状况,连续第三年开展本省消费环境指数评价研究工作,形成《2019年吉林省消费环境指数测评研究报告》,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省药品投诉举报平台通过电话、网络、信件、走访等渠道接收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咨询举报信息共计4446件,其中举报2513件,同比上升23.73%,咨询1895件,同比上升25.83%,投诉举报案件办结率达到100%,群众满意率在95%以上;深入开展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共组织开展食品安全抽检监测74845批次,检验项目合格样品74051批次,样品总体合格率为98.94%。全省开展核查处置工作1500余件次,公示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500余期;积极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三年以来,全省共办理专利案件267件,其中专利侵权纠纷203件,假冒专利案件64件,查处商标侵权案件612件,案值774.46万元,罚没款684.1万元。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省厅围绕打击哄抬物价、囤积居奇等价格违法行为,加快消费投诉举报处置、打击假冒伪劣,不断加大消费维权力度。截止目前,全省系统累计检查经营主体35.6万家次,电商2.7万个次,发放价格告诫书、防控提醒书5.2万份。处理价格投诉举报线索3475个,查办各类案件347件,罚没207.3万元,移送公安机关案件7件,公开曝光价格典型案例15个,有力震慑不法分子,维护了市场秩序。

“积极维护市场秩序,诚信守法经营。做到信字当先,利不忘义,为国分忧,为民服务,不做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生产假冒伪劣商品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失信行为……”通报会上,行业协会代表纷纷响应省市场监管厅、省消协发出的《凝聚力量 共抗疫情 保护消费者权益倡议书》,省保险行业协会秘书长马军当场代表全体经营者及行业协会,作出了《落实经营者主体责任承诺宣言》。

下一步,全省市场监管部门将进一步拓展12315线上线下消费维权网络创新,推动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消费维权模式,以“凝聚你我力量”为主题,深入开展消费维权年系列活动,发挥消协社会组织平台作用,加快完善“政府主导、行政监管、企业自律、社会监督”消费维权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共同打造让人民群众满意、放心的消费环境,努力开创消费维权工作新局面。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认可与检验检测监督管理司 “全国质量检验稳定合格产品”调查汇总公告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发展局 中国经济网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司 中国产品质量信誉网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是由质量检验行业与质量领域的质量检验技术机构和专家学者、工作者,相关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学术机构、企事业单位及质量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企业与企业负责人,与质量检验相关工作的社会各界相关人士等自愿结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具有社团法人资格。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宗旨

按照“服务会员,服务企业,服务政府,服务社会,服务消费,服务发展”的工作原则,贯彻“精业笃行,守正创新,团结协作,开拓进取”的工作精神,恪守“实事求是,尊重人才,创新兴会,服务立会”的工作风尚,落实“专业引领、学术研究,政策咨询、决策参考,科技普及、质量引领,信任传递、助力发展”的工作任务,遵循“质量检验、客观公正,规范市场、扶优治劣,服务企业、引导消费”的工作方向,坚持“专业化,技术化,社会化,服务化”的发展目标,引导各级质量检验机构发展壮大和行业自律,发挥政府和企业、行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对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和工程质量进行社会监督,督促和引导企业积极参与质量提升行动、推进品牌建设;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质量发展潜力,不断增强人民对质量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本团体是相关政府主管部门联系质量检验行业、质量领域科技工作者和专家学者、广大企业及社会各界的桥梁和纽带,是质量发展与质量检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质量发展与质量检验行业高质量发展及质量提升推进、质量强国事业建设的重要社会力量。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职能简介

充分发挥质量专业社团组织的中介作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宣传贯彻质量领域的法律、法规、政策,组织质量和质量检验方面的标准研究、制定和技术开发,开展质量和质量检验方面的学术交流、技术培训和相关技术咨询与技术服务;切实发挥“质量检验,客观公正,服务企业,引导消费”的社会监督作用,抓好质量提升;精业笃行,扶优治劣,充分利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检院(所)和重点国家级质检中心与相关质检机构等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单位和技术机构会员单位的专业优势,组织开展“3.15”“质量月”等质量诚信主题(专题)宣传活动,对“全国质量检验稳定合格产品”进行调查汇总和展示公告,推广防伪溯源和质量诚信验证等技术应用,传递质量信任,引导质量消费,维护市场公平竞争,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加强市场引导,共筑质量诚信,推动质量社会共治共享;组织新技术、新产品鉴定和评审,对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程质量开展检验、鉴定、监理方面的咨询和服务;树立质量工作先进典型和质量诚信标杆,弘扬工匠精神,推广质量工作优秀示范的先进经验;承办有关政府部门(机构)交办和委托的相关工作;着力发挥全国质量检验行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科学求实,开拓创新,全面引领质量检验行业自律和健康发展;履行质量专业社团中介机构的相关职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大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督促企业履行质量主体责任,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大力营造“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心质量”的浓厚氛围,合力推进质量社会共治,扎实推进质量强国建设。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业务范围

(一)持续推进“三个转变”重要思想,助力提高中国质量国际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为中国质量走向世界提供服务,发挥质量检验对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作用,为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健康发展服务;
  (二)围绕质量发展与质量检验能力水平的提升和质量事业的整体发展开展相应的学术研究,推进行业交流,促进行业发展,助力“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的质量工作格局,为构建新时代质量检验能力提升与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及质量发展新局面提供技术支撑和专业保障;
  (三)紧紧围绕质量提升、质量发展工作大局和实施质量强国战略与质量检验行业建设,开展质量提升、质量发展与变革创新等调查研究,建立全国性的质量检验和质量发展学术交流、科普宣传和技术服务平台;
  (四)加强质量检验与质量发展相关的理论研究,提高质量检验和质量发展研究的针对性、协同性、规范性和有效性,促进质量工作队伍成长和质量检验行业能力提升;
  (五)受政府委托承办或根据市场和行业发展需要,开展质量检验和质量发展与质量工作的宣传、咨询、培训和展览展示等活动,推广普及质量检验与质量知识,宣传贯彻质量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宣传质量检验与质量工作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发挥社会监督作用,推进质量社会共治;
  (六)推动质量检验和质量提升与质量发展战略的研究及学术交流,依照有关规定组织出版本团体学术性会刊及有关学术性、科普性刊物和书籍资料,为政府、社会和企业提供有关咨询服务与专业支持;拓宽舆论传播途径,建设本团体官方网站和相关业务网站;
  (七)推行先进的质量检验检测和质量管理方法,开展检验检测能力与质量管理科学技术、方法提升的相关活动,提高质量检验、质量管理创新能力和全民质量意识;
  (八)探索质量检验、质量管理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总结推广质量检验和质量管理经验,开展质量检验、质量管理和质量提升、质量发展与质量溯源、防伪验证等方面的技术咨询和服务与推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九)引导企业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支持企业做好质量基础工作,督促企业加强信用建设,推进企业重视品牌建设,促进企业注重质量发展意识并切实提高质量检验能力和质量控制水平,着力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
  (十)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对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以及工程质量开展多种形式的比较试验、综合评价、体验式调查和第三方检验、鉴定、评估和监理,引导理性消费选择;
  (十一)对损害本团体会员品牌和质量声誉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收集和反馈本团体会员和质量检验与质量工作者的建议、意见和诉求,关心和维护质量检验与质量工作者的合法权益,为本团体会员和质量检验与质量工作者提供广泛的专业服务活动;
  (十二)开展质量检验和质量学风评议工作,加强质量检验行业和质量发展研究领域学风与学术道德建设;
  (十三)推动开展对本团体会员和质量政策法规与检验检测领域科技研究及实践运用工作者的考试及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兴办符合本团体宗旨并能够为本团体会员和质量发展事业与检验检测行业建设发展服务的事业及相关经济实体;
  (十四)开展企业质量检验机构的评审,开展质量评估和推广质量保险业务,利用各种方式向消费者提供质量信息,宣传和普及质量知识和消费常识,传递质量信任、引导质量消费,为市场、企业和消费者服务,切实维护社会各界的合法权益;
  (十五)组织开展质量检验技术、仪器设备、检验设施和质量检验标准等方面的研究、开发、咨询、服务,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组织对其进行鉴定、评审和推广应用;
  (十六)参与质量检验检测和质量管理、质量发展相关领域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修订与实施工作,并积极组织开展相关领域团体标准的制修订和实施工作,助力改革完善质量标准体系;
  (十七)在业务主管单位和相关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加强本团体与境外质量检验和质量领域学术组织及质检机构与相关组织建立友好往来与交流合作关系,促进质量检验和质量工作与国际惯例接轨,拓展本团体国际合作的视野和平台,服务和推动中国质量、中国标准、中国品牌走向世界;
  (十八)承担相关部门委托的质量提升、质量管理、质量发展与质量检验相关的有关工作。

备 注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简称市场监管总局)2018年4月正式成立之前,中国质量检验协会业务主管部门为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简称原质检总局)。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