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标准引领 助力可持续发展

标准化是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推动行业产业升级提高的重要措施。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以标准助力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全国标准化工作持续性推进。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积极履行职能,加强顶层设计,完善与标准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制订起草,发布一批新的国家标准;各地市场监管部门结合当地特色,发展地方标准,指导团体标准的起草制订,促进企业标准的完善,共同助推中国标准化事业更上一层楼。

标准化工作持续发力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2021年10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明确了推动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等七个方面的重点任务,都是标准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推动标准化发展的重要环节,《纲要》的发布在我国标准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

加强顶层设计,完善与标准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是推动标准化发展的重要保障。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发布了《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完成了《标准化法》《强制性国家标准管理办法》《行业标准管理办法》《地方标准管理办法》《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法规的修订、发布工作,为开展标准化工作提供保障、指明方向。

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发布了一批新的国家标准,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例如,《针织婴幼儿及儿童服装》国家标准,使针织婴幼儿及儿童服装的评价指标体系更加完善、内容更加充实;《运动防护用品针织类基本技术要求》国家标准,对于针织运动护具生产加工工艺提升、产品质量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太阳镜和太阳镜片 第1部分:通用要求》是国内首个太阳镜产品健康安全方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对保障消费者使用太阳镜产品健康安全,提升国内太阳镜产品质量,促进眼镜行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质量管理 顾客满意 组织行为规范指南》《质量管理顾客满意组织外部争议解决指南》《质量管理 质量计划指南》《质量管理 项目质量管理指南》这4项标准组成了一个更广泛的质量管理、顾客满意的综合性框架,可以促进组织质量管理水平和整体绩效的持续提升,帮助组织提升顾客满意水平。

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还与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印发《关于以标准化促进餐饮节约反对餐饮浪费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以标准体系建设、重要标准研制与实施、标准化试点、标准实施监督、标准化宣传为主线,重点聚焦餐饮企业、网络配餐、旅游餐饮三大场景,提出标准化促进餐饮节约的8项具体举措,推动餐饮企业、旅游景区等单位建立和实施餐饮节约标准。

实践探索成效显著

在上一个“3·15”年度,全国各地标准化工作如火如荼展开,并在不断实践中探索出了很多好的经验做法,取得了显著成效。

重庆市修订并公布了《重庆市标准化条例》,已于今年3月1日施行,标志着重庆市标准化工作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重庆市标准化条例》提出,制定标准、地方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不得规定应当由法律法规和行政规范性文件规定的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义务的内容。据悉,该条款为重庆特有,同时兼顾了标准的先进性和合法性。

广东省深圳市推出了供应深圳食品标准体系,也就是“圳品”标准。该标准由深圳标准促进会研制、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委托第三方复查。“圳品”标准弥补了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缺陷,增强了深圳市民对食品安全消费的信心。

广东省佛山市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着力打造具有佛山特色的先进标准体系,积极鼓励企业追求高标准、高质量,以先进标准引领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佛山市市场监管部门加大对企业标准“领跑者”及标准领跑者评估机构的扶持力度,支持企业瞄准国内国际先进标准,加快将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等方面专利转化为先进领跑标准,突显质量稳定性、安全性、功能性、使用寿命等关键技术指标,将技术优势转化为质量优势和竞争优势,增强产品核心竞争力。

江西省从2021年开始设立“江西省标准创新贡献奖”。该奖项分为标准项目奖和个人奖,每5年评选1次,填补了江西省标准化领域奖项的空白。据了解,标准项目奖授奖限额为一等奖5个,二等奖10个,三等奖15个;个人奖不分等级,授奖限额为10个。标准项目奖的奖励范围为实施两年及以上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

黑龙江省市场监管局以红色旅游标准化建设为突破口,制定出台了《红色旅游从业人员服务规范》地方标准,为红色旅游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助力。并联合黑龙江省文旅厅、省导游协会开展地方标准立项调研,聚焦当地红色旅游行业内人才短缺的突出问题,评估论证《红色旅游从业人员服务规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贵州省贵阳市市场监管局深入推进养老服务业标准化建设,扎实推动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切实提升老年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2021年6月,贵阳市市场监管局指导的观山湖区养老服务中心获批2021年度国家级服务业养老机构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该项目系贵州省第一个养老机构服务标准化项目,标志着贵州省以标准化建设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大力推动团体标准发展

团体标准是指由社会团体自主制定发布、由社会自愿采用的标准,是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监管部门、消费者组织积极参与团体标准制定,通过团体标准提升产品、服务质量。

近年来,电动自行车安全问题牵动人心。为了保证电动自行车的安全使用,在北京市市场监管局指导下,北京市自行车电动车行业协会组织行业编写、发布了《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组技术规范》《电动自行车用充电器技术规范》《电动自行车安全使用指南》3项团体标准。其中,《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组技术规范》《电动自行车用充电器技术规范》填补了电动自行车用锂电池及充电器产品安全技术要求的空白;《电动自行车安全使用指南》为电动自行车使用者提供了专业指导,帮他们了解电动自行车该如何购买、使用、停放、充电、维护保养等专业知识。这3项团体标准的制定,为生产、销售及使用者提供明确的技术指引,对电动自行车行业综合管理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天津市消费者协会积极参与团体标准制定工作,2021年,天津市消协和当地行业组织、企业合作,陆续推出了《K12在线教育服务与评价》《钟表业经营服务质量规范》《珠宝首饰质量纠纷调解规范》等团体标准。这些团体标准有很多亮点,如《K12在线教育服务与评价》在收费要求中特别提出预付资金只能用于教育培训业务,不得在公示的项目和标准外收取其他费用,不得用于其他用途;倡导在线教育培训机构不与消费贷公司进行合作。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为推动柳州螺蛳粉产业的规范发展,由柳州市螺蛳粉协会、柳州市标准技术和知识产权研究中心、柳州市质量检验研究中心及多家柳州螺蛳粉企业共同制定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柳州螺蛳粉》团体标准,于2021年2月开始施行。该团体标准主要规范了柳州螺蛳粉中特异性指标的标准,不仅提高了柳州螺蛳粉产品的安全性,也保障了其口感纯正。

近年来,民宿服务业成为振兴乡村经济的重要抓手。然而,民宿服务标准化工作滞后、民宿服务消费纠纷频发且处置难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民宿行业的健康发展。安徽省池州市消保委提出并牵头起草,安徽省消保委、安徽省万联标准化研究中心及安庆、芜湖、马鞍山、铜陵、宣城、黄山等6地消保委参与制定、发布了团体标准《民宿服务消费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指南》,这是安徽省首个民宿服务消费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区域性团体标准。对民宿服务消费纠纷多元化解的一般原则、组织管理、化解纠纷途径、诉调联动等方面作出规定,有助于规范当地民宿服务行业消费纠纷矛盾化解工作,推动民宿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营造放心满意消费环境。

在上一个“3·15”年度,我国各级标准化部门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领导下,围绕《标准化纲要》的贯彻落实,凝心聚力、服务大局,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国家层面,坚持整体谋划,更好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推动标准化工作实现新突破;在地方层面,坚持精准施策,更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标准化发展取得新成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与团体标准、企业标准协同发展、协调配套,引导产业升级,促使产品质量不断提高。

365必威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是由质量检验行业与质量领域的质量检验技术机构和专家学者、工作者,相关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学术机构、企事业单位及质量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企业与企业负责人,与质量检验相关工作的社会各界相关人士等自愿结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具有社团法人资格。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宗旨

按照“服务会员,服务企业,服务政府,服务社会,服务消费,服务发展”的工作原则,贯彻“精业笃行,守正创新,团结协作,开拓进取”的工作精神,恪守“实事求是,尊重人才,创新兴会,服务立会”的工作风尚,落实“专业引领、学术研究,政策咨询、决策参考,科技普及、质量引领,信任传递、助力发展”的工作任务,遵循“质量检验、客观公正,规范市场、扶优治劣,服务企业、引导消费”的工作方向,坚持“专业化,技术化,社会化,服务化”的发展目标,引导各级质量检验机构发展壮大和行业自律,发挥政府和企业、行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对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和工程质量进行社会监督,督促和引导企业积极参与质量提升行动、推进品牌建设;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质量发展潜力,不断增强人民对质量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本团体是相关政府主管部门联系质量检验行业、质量领域科技工作者和专家学者、广大企业及社会各界的桥梁和纽带,是质量发展与质量检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质量发展与质量检验行业高质量发展及质量提升推进、质量强国事业建设的重要社会力量。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职能简介

充分发挥质量专业社团组织的中介作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宣传贯彻质量领域的法律、法规、政策,组织质量和质量检验方面的标准研究、制定和技术开发,开展质量和质量检验方面的学术交流、技术培训和相关技术咨询与技术服务;切实发挥“质量检验,客观公正,服务企业,引导消费”的社会监督作用,抓好质量提升;精业笃行,扶优治劣,充分利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检院(所)和重点国家级质检中心与相关质检机构等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单位和技术机构会员单位的专业优势,组织开展“3.15”“质量月”等质量诚信主题(专题)宣传活动,对“全国质量检验稳定合格产品”进行调查汇总和展示公告,推广防伪溯源和质量诚信验证等技术应用,传递质量信任,引导质量消费,维护市场公平竞争,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加强市场引导,共筑质量诚信,推动质量社会共治共享;组织新技术、新产品鉴定和评审,对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程质量开展检验、鉴定、监理方面的咨询和服务;树立质量工作先进典型和质量诚信标杆,弘扬工匠精神,推广质量工作优秀示范的先进经验;承办有关政府部门(机构)交办和委托的相关工作;着力发挥全国质量检验行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科学求实,开拓创新,全面引领质量检验行业自律和健康发展;履行质量专业社团中介机构的相关职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大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督促企业履行质量主体责任,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大力营造“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心质量”的浓厚氛围,合力推进质量社会共治,扎实推进质量强国建设。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业务范围

(一)持续推进“三个转变”重要思想,助力提高中国质量国际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为中国质量走向世界提供服务,发挥质量检验对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作用,为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健康发展服务;
  (二)围绕质量发展与质量检验能力水平的提升和质量事业的整体发展开展相应的学术研究,推进行业交流,促进行业发展,助力“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的质量工作格局,为构建新时代质量检验能力提升与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及质量发展新局面提供技术支撑和专业保障;
  (三)紧紧围绕质量提升、质量发展工作大局和实施质量强国战略与质量检验行业建设,开展质量提升、质量发展与变革创新等调查研究,建立全国性的质量检验和质量发展学术交流、科普宣传和技术服务平台;
  (四)加强质量检验与质量发展相关的理论研究,提高质量检验和质量发展研究的针对性、协同性、规范性和有效性,促进质量工作队伍成长和质量检验行业能力提升;
  (五)受政府委托承办或根据市场和行业发展需要,开展质量检验和质量发展与质量工作的宣传、咨询、培训和展览展示等活动,推广普及质量检验与质量知识,宣传贯彻质量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宣传质量检验与质量工作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发挥社会监督作用,推进质量社会共治;
  (六)推动质量检验和质量提升与质量发展战略的研究及学术交流,依照有关规定组织出版本团体学术性会刊及有关学术性、科普性刊物和书籍资料,为政府、社会和企业提供有关咨询服务与专业支持;拓宽舆论传播途径,建设本团体官方网站和相关业务网站;
  (七)推行先进的质量检验检测和质量管理方法,开展检验检测能力与质量管理科学技术、方法提升的相关活动,提高质量检验、质量管理创新能力和全民质量意识;
  (八)探索质量检验、质量管理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总结推广质量检验和质量管理经验,开展质量检验、质量管理和质量提升、质量发展与质量溯源、防伪验证等方面的技术咨询和服务与推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九)引导企业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支持企业做好质量基础工作,督促企业加强信用建设,推进企业重视品牌建设,促进企业注重质量发展意识并切实提高质量检验能力和质量控制水平,着力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
  (十)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对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以及工程质量开展多种形式的比较试验、综合评价、体验式调查和第三方检验、鉴定、评估和监理,引导理性消费选择;
  (十一)对损害本团体会员品牌和质量声誉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收集和反馈本团体会员和质量检验与质量工作者的建议、意见和诉求,关心和维护质量检验与质量工作者的合法权益,为本团体会员和质量检验与质量工作者提供广泛的专业服务活动;
  (十二)开展质量检验和质量学风评议工作,加强质量检验行业和质量发展研究领域学风与学术道德建设;
  (十三)推动开展对本团体会员和质量政策法规与检验检测领域科技研究及实践运用工作者的考试及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兴办符合本团体宗旨并能够为本团体会员和质量发展事业与检验检测行业建设发展服务的事业及相关经济实体;
  (十四)开展企业质量检验机构的评审,开展质量评估和推广质量保险业务,利用各种方式向消费者提供质量信息,宣传和普及质量知识和消费常识,传递质量信任、引导质量消费,为市场、企业和消费者服务,切实维护社会各界的合法权益;
  (十五)组织开展质量检验技术、仪器设备、检验设施和质量检验标准等方面的研究、开发、咨询、服务,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组织对其进行鉴定、评审和推广应用;
  (十六)参与质量检验检测和质量管理、质量发展相关领域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修订与实施工作,并积极组织开展相关领域团体标准的制修订和实施工作,助力改革完善质量标准体系;
  (十七)在业务主管单位和相关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加强本团体与境外质量检验和质量领域学术组织及质检机构与相关组织建立友好往来与交流合作关系,促进质量检验和质量工作与国际惯例接轨,拓展本团体国际合作的视野和平台,服务和推动中国质量、中国标准、中国品牌走向世界;
  (十八)承担相关部门委托的质量提升、质量管理、质量发展与质量检验相关的有关工作。

备 注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简称市场监管总局)2018年4月正式成立之前,中国质量检验协会业务主管部门为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简称原质检总局)。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