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拳”行动强秩序“集群作战”治顽疾
2021年,市场监管部门聚焦民生领域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重拳出击,严查生产经营有毒有害食品等行为,大力整治翻新“黑气瓶”、“神医”“神药”等虚假医疗广告和中介机构乱收费现象,查办了一批与群众紧密相关、性质恶劣、有重大震慑力的违法案件,切实解决民生诉求,保障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多措并举强化执法效果
2021年4月,市场监管总局印发《2021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方案》,在全国范围组织开展“铁拳”行动。行动开展以来,市场监管部门以案件查办为抓手,加强组织实施,有的放矢,多措并举,切实解决了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在过去一年里,市场监管部门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研究分析了全国12315平台投诉举报情况、全国消费者组织投诉分析报告、市场监管舆情监测热点和风险点,针对关系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重点商品、贴近群众生活的重点服务行业以及农村与城乡接合部市场、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多发的重点区域,严肃查处非法添加“瘦肉精”、食品中添加药品、生产销售劣质钢筋线缆、生产销售假劣儿童玩具、中介机构乱收费、违法翻新“黑气瓶”、“山寨”酒水饮料、“神医”“神药”虚假广告等违法行为。
为确保行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围绕一条主线、强化两个效应、建立三项机制、抓好四个环节,纵深推进“铁拳”行动开展。
围绕一条主线,就是紧紧围绕案件查办这条主线,确保选准办案切入点,完善保障和支撑措施,办成一批有强大震慑力的案件。
强化两个效应,即发挥执法打击惩处效应,充分发挥综合执法的优势,综合运用《食品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等法律规定的手段,对违法行为综合分析,依法从重处罚,加大违法成本;发挥宣传警示震慑效应,及时公布查办的大案要案,加强舆论监督,同时将符合条件的违法失信企业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
建立三项机制,即建立内部协调机制,市场监管总局和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加强内部协调,组织推进“铁拳”行动;建立上下联动机制,树立全国市场监管“一盘棋”思想,总局和省局充分发挥组织、协调、指导、督办作用,协调开展跨区域联合执法和案件协查,消除各自为战、碎片化执法;建立部门协作机制,加强与行业主管部门的沟通协作,加强信息共享、线索研判,及时分析风险点,做到执法办案与行业监管相互支撑。
抓好四个环节,即着力拓宽案源渠道,通过分析投诉举报、舆情监测以及与企业、行业组织交流等多种方式,梳理汇集违法线索;扩展查办关联案件,树立全链条办案理念,注重在个案查办中追查生产源头和销售网络,努力铲除整个违法产业链条;大力推进行刑衔接,加强与公安机关的情况通报、线索研判,对重大复杂案件开展联查联办;积极开展行纪贯通协同,加强执法部门与纪检监察机关的联系,强化纪检监察监督,防止对执法办案的干扰。
以案震慑助推安全消费
“铁拳”行动不仅要查案,还要以案释法,震慑违法者、警示经营者,达到“查办一案、警示一片、震慑几年、让监管长出牙齿,让违法者付出代价”的效果。
2021年“铁拳”行动开展以来,市场监管总局累计公布7批数十个“铁拳”行动典型案例,如青岛亿融汇公司销售强制性标准不达标空调案、北京硕宝益商贸有限公司销售不合格热轧带肋钢筋产品案、温州西山酒业有限公司无证生产白酒和虚假白酒标签案等,通过曝光典型案例,持续释放“铁拳”行动的警示震慑效果。违法失信企业还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加强信用约束,警示经营者守法经营,进一步加大违法成本。
各地市场监管部门积极曝光违法案例。四川省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全国首个“铁拳”行动话题挑战赛,通过短视频平台发布执法办案宣传短视频230余个,总播放量超2.2亿次,获得群众点赞超400万次。
上海市市场监管部门原创12段科普宣传视频,在电视媒体、商务楼宇等高频次播放,取得了良好的曝光效果。
山东省青岛市市场监管局在官网设置“铁拳”行动曝光台,各区市局也通过官网、微信公众号等媒介设立曝光栏目,定期曝光查办的重点案件,做到“应曝尽曝”,累计组织宣传报道194次,曝光案件788件,结合专项行动推进进度,突出不同时段宣传主题,持续释放震慑效果。
2021年,市场监管总局和省级局共曝光典型案件159批1310件。一系列大要案件的查处,让违法者付出了沉重代价,持续发挥了震慑警示作用,有效增强了广大消费者识假辨假和自我防护意识,打造了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切实增强工作合力
民生领域涉及广泛,治理市场顽疾必须聚全系统之力,发挥系统集成效应,集中力量办案,获取最大执法效果,这也是市场监管综合执法的新模式。
为此,市场监管部门加强统筹协调,做好日常监管与执法办案有效衔接,充分发挥网络交易监测和12315平台等技术支撑,加强上下级、区域间市场监管部门的协作。对于重大跨区域案件,上级市场监管部门统一组织执法行动,协调开展“集群作战”,切实增强工作合力,确保案件查办效果。
江苏省市场监管部门分阶段总结分析“铁拳”行动开展情况,深入各地跟踪指导,提升“铁拳”行动质效,2021年累计查处违法案件7256件,案值1.39亿元,罚没款1.94亿元。
上海市市场监管部门按照“规定动作”加“自选动作”明确7项执法重点,截至2021年12月底,共立案查处违法案件6700件,罚没款1.91亿元。
浙江省市场监管部门“铁拳”出击,查办民生案件2753件,罚没款1.65亿余万元,向社会公布3批共30件典型案例。
安徽省市场监管局在市场监管总局确定的重点违法行为基础上增加自选动作,同时开展了农资打假专项行动和成品油整治专项行动。2021年共查办案件3043件,移送公安机关106件,公开发布5批53个典型案例。
江西省市场监管部门打出“组合拳”、形成“大合唱”、交出“民生账”,依法查办案件12677起,罚没金额2.32亿元,移送司法机关案件114起。
重庆市市场监管部门对复杂案件及查处阻力较大的案件实行挂牌督办;对特别重大的案件,报请市场监管总局挂牌督办;加强区域间联络会商、线索移送、案件协查,加强对区县局的督导检查;开展不定期交叉检查、专项督导、案卷评查等,加强案件查办的督促指导,确保行动落实。截至2021年12月31日,重庆市共立案查办民生领域违法案件10419件,涉案金额近2亿元,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260件。
据了解,2021年,全国各地市场监管部门查办民生领域8类违法案件9.44万件、移送公安机关1935件,成效明显,有力打击了违法行为,规范了市场秩序。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是由质量检验行业与质量领域的质量检验技术机构和专家学者、工作者,相关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学术机构、企事业单位及质量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企业与企业负责人,与质量检验相关工作的社会各界相关人士等自愿结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具有社团法人资格。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宗旨
按照“服务会员,服务企业,服务政府,服务社会,服务消费,服务发展”的工作原则,贯彻“精业笃行,守正创新,团结协作,开拓进取”的工作精神,恪守“实事求是,尊重人才,创新兴会,服务立会”的工作风尚,落实“专业引领、学术研究,政策咨询、决策参考,科技普及、质量引领,信任传递、助力发展”的工作任务,遵循“质量检验、客观公正,规范市场、扶优治劣,服务企业、引导消费”的工作方向,坚持“专业化,技术化,社会化,服务化”的发展目标,引导各级质量检验机构发展壮大和行业自律,发挥政府和企业、行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对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和工程质量进行社会监督,督促和引导企业积极参与质量提升行动、推进品牌建设;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质量发展潜力,不断增强人民对质量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本团体是相关政府主管部门联系质量检验行业、质量领域科技工作者和专家学者、广大企业及社会各界的桥梁和纽带,是质量发展与质量检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质量发展与质量检验行业高质量发展及质量提升推进、质量强国事业建设的重要社会力量。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职能简介
充分发挥质量专业社团组织的中介作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宣传贯彻质量领域的法律、法规、政策,组织质量和质量检验方面的标准研究、制定和技术开发,开展质量和质量检验方面的学术交流、技术培训和相关技术咨询与技术服务;切实发挥“质量检验,客观公正,服务企业,引导消费”的社会监督作用,抓好质量提升;精业笃行,扶优治劣,充分利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检院(所)和重点国家级质检中心与相关质检机构等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单位和技术机构会员单位的专业优势,组织开展“3.15”“质量月”等质量诚信主题(专题)宣传活动,对“全国质量检验稳定合格产品”进行调查汇总和展示公告,推广防伪溯源和质量诚信验证等技术应用,传递质量信任,引导质量消费,维护市场公平竞争,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加强市场引导,共筑质量诚信,推动质量社会共治共享;组织新技术、新产品鉴定和评审,对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程质量开展检验、鉴定、监理方面的咨询和服务;树立质量工作先进典型和质量诚信标杆,弘扬工匠精神,推广质量工作优秀示范的先进经验;承办有关政府部门(机构)交办和委托的相关工作;着力发挥全国质量检验行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科学求实,开拓创新,全面引领质量检验行业自律和健康发展;履行质量专业社团中介机构的相关职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大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督促企业履行质量主体责任,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大力营造“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心质量”的浓厚氛围,合力推进质量社会共治,扎实推进质量强国建设。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业务范围
(一)持续推进“三个转变”重要思想,助力提高中国质量国际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为中国质量走向世界提供服务,发挥质量检验对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作用,为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健康发展服务;
(二)围绕质量发展与质量检验能力水平的提升和质量事业的整体发展开展相应的学术研究,推进行业交流,促进行业发展,助力“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的质量工作格局,为构建新时代质量检验能力提升与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及质量发展新局面提供技术支撑和专业保障;
(三)紧紧围绕质量提升、质量发展工作大局和实施质量强国战略与质量检验行业建设,开展质量提升、质量发展与变革创新等调查研究,建立全国性的质量检验和质量发展学术交流、科普宣传和技术服务平台;
(四)加强质量检验与质量发展相关的理论研究,提高质量检验和质量发展研究的针对性、协同性、规范性和有效性,促进质量工作队伍成长和质量检验行业能力提升;
(五)受政府委托承办或根据市场和行业发展需要,开展质量检验和质量发展与质量工作的宣传、咨询、培训和展览展示等活动,推广普及质量检验与质量知识,宣传贯彻质量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宣传质量检验与质量工作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发挥社会监督作用,推进质量社会共治;
(六)推动质量检验和质量提升与质量发展战略的研究及学术交流,依照有关规定组织出版本团体学术性会刊及有关学术性、科普性刊物和书籍资料,为政府、社会和企业提供有关咨询服务与专业支持;拓宽舆论传播途径,建设本团体官方网站和相关业务网站;
(七)推行先进的质量检验检测和质量管理方法,开展检验检测能力与质量管理科学技术、方法提升的相关活动,提高质量检验、质量管理创新能力和全民质量意识;
(八)探索质量检验、质量管理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总结推广质量检验和质量管理经验,开展质量检验、质量管理和质量提升、质量发展与质量溯源、防伪验证等方面的技术咨询和服务与推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九)引导企业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支持企业做好质量基础工作,督促企业加强信用建设,推进企业重视品牌建设,促进企业注重质量发展意识并切实提高质量检验能力和质量控制水平,着力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
(十)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对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以及工程质量开展多种形式的比较试验、综合评价、体验式调查和第三方检验、鉴定、评估和监理,引导理性消费选择;
(十一)对损害本团体会员品牌和质量声誉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收集和反馈本团体会员和质量检验与质量工作者的建议、意见和诉求,关心和维护质量检验与质量工作者的合法权益,为本团体会员和质量检验与质量工作者提供广泛的专业服务活动;
(十二)开展质量检验和质量学风评议工作,加强质量检验行业和质量发展研究领域学风与学术道德建设;
(十三)推动开展对本团体会员和质量政策法规与检验检测领域科技研究及实践运用工作者的考试及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兴办符合本团体宗旨并能够为本团体会员和质量发展事业与检验检测行业建设发展服务的事业及相关经济实体;
(十四)开展企业质量检验机构的评审,开展质量评估和推广质量保险业务,利用各种方式向消费者提供质量信息,宣传和普及质量知识和消费常识,传递质量信任、引导质量消费,为市场、企业和消费者服务,切实维护社会各界的合法权益;
(十五)组织开展质量检验技术、仪器设备、检验设施和质量检验标准等方面的研究、开发、咨询、服务,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组织对其进行鉴定、评审和推广应用;
(十六)参与质量检验检测和质量管理、质量发展相关领域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修订与实施工作,并积极组织开展相关领域团体标准的制修订和实施工作,助力改革完善质量标准体系;
(十七)在业务主管单位和相关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加强本团体与境外质量检验和质量领域学术组织及质检机构与相关组织建立友好往来与交流合作关系,促进质量检验和质量工作与国际惯例接轨,拓展本团体国际合作的视野和平台,服务和推动中国质量、中国标准、中国品牌走向世界;
(十八)承担相关部门委托的质量提升、质量管理、质量发展与质量检验相关的有关工作。
备 注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简称市场监管总局)2018年4月正式成立之前,中国质量检验协会业务主管部门为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简称原质检总局)。


声明: 凡本网注明“中国质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本网转贴的文章均转载自国家正规网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致电010-64209133
Copyright © 2011 beway必威
版权所有 必威体育西汉姆联
中国质量网·中国质量检验协会官方网站
网站许可证号:京ICP证030750号网站备案:京ICP证030750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458号
建议使用IE6.0以上版本浏览本站 显示器分辨率设置为1024×768像素效果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