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标准引领 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0年,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强制性国家标准99项、推荐性国家标准2137项,广泛开展标准咨询、标准解读、标准信息服务,有效缓解防疫物资短缺,提升疫情防控能力,助力复工复产。

今年年初,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又发布一批重要国家标准,涉及消费品、绿色可持续、工业制造、卫生防护、服务业、公共信用、政务工作等诸多领域。

适时发布标准 助力疫情防控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充分发挥标准在疫情防控方面的作用,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为强化标准供给、加快疫情防控急需标准立项评估和报批审核,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按照即报即审的原则,及时审批发布消毒产品、医疗设备等14项与疫情防控紧密相关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及时发布全球首个《儿童口罩技术规范》国家标准,紧急组织全国个体防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机构,深入比对口罩、防护服等产品的国内外标准,组织开展我国标准与30余个国家和地区440余项标准的比对分析工作,形成中欧、中俄、中澳等标准比对分析报告236页。被法国、英国、西班牙等国家采信,有效促进了应急状态下国内外标准的转化应用。

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还深入调查34家主要工业防护服生产企业压条机设备和压条机生产企业产能情况,及时研究解决生产中的各种标准需求问题。新修订呼吸机、监护仪等标准,修改或等同采用了IEC60601最新国际标准,增加了有关风险分析、机械安全、物理安全等技术要求,有利于提升我国医疗设备的质量安全水平,同时更有利于提升呼吸机等医疗设备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开发“标准信息精准助力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专题数据库,集成全球多个国家和ISO相关防护产品标准千余项;对与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相关团体标准信息,建立专人服务制度。

国家标准技术审评中心采用网络评估形式,加快完成疫情防控相关标准立项评估工作;建立24小时实时监控制度,确保企业和社会公众能随时随地查询浏览标准全文。

各地市场监管部门也纷纷发布了一批地方标准。山西省市场监管局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消毒技术指南》等5项地方标准。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制定发布《智慧家庭病床服务规范》《农贸市场计量智能监管系统通用规范》《农贸市场智能计量管理与服务规范》等多项地方标准。湖北、昆明、泰州等地市场监管局出台《新冠肺炎(NCP)疫情院前呼救响应指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公共场所消毒技术规范》等疫情防控地方标准。四川省、广州市等地市场监管部门帮助有关企业制定《非医用防护口罩》《非医用一次性防护服》《一次性儿童用防护口罩》等企业标准,为企业转产和扩大产能提供技术保障。

加强标准帮扶 推动复工复产

为加强标准帮扶,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在《支持复工复产十条》中明确提出加快标准转换应用,并免收中外标准信息咨询服务、标准时效性确认和标准翻译费用。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在《支持复工复产十条》的基础上,制定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六条,引导和支持标准化技术组织,通过做好社会关注标准解读、强化标准化技术服务、促进上下游产业标准信息交流等措施,积极为企业复工复产做好服务支撑。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为企业降低10%的条码服务费,减少50%的商品条码质量检验检测服务收费,免除湖北省企业的商品条码质量检验检测服务费。

市场监管总局自2020年4月以来,共举办15期“标准云课”公益讲座,先后围绕呼吸防护装备、国内外防护服装产品比对、个人健康信息码、儿童口罩技术规范、医用口罩和医用防护服中外典型标准比对等热点标准进行解读,并在多个媒体和地方标准信息平台发布,累计8万多家企事业单位通过实时在线、网络视频回看等方式收看了讲座内容。

为支持各地政府关于复工餐饮企业提供餐饮服务时推行分餐制的要求,2020年6月21日,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发布实施《餐饮分餐制服务指南》(GB/T39002-2020)。指南基于不同用餐场景和需求设计了不同的分餐方法和形式,一般分为分餐位上菜、提供分餐公勺、分餐自取等方式。提出公勺和公筷作为常用分餐餐具,应该通过造型、材质、色彩和尺寸与个人餐具进行区分,并且印制“公勺”“公筷”字样等要求。指南为餐饮企业实施分餐活动提供指导,对于推动餐饮业复工复产、提振餐饮消费信心发挥了积极作用。

同时,为响应物流和交通运输服务领域复工复产需求,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还推进了《无接触配送服务规范》《医学检验生物样本冷链物流运作规范》《交通运输工具重大呼吸道传染病疫情防控技术指南》《交通运输港站重大呼吸道传染病疫情防控技术指南》等4项国家标准研制工作。

回应热点 提质增效

2020年8月,市场监管总局、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商务部、国家邮政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快递绿色包装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2年年底前,制定实施快递包装材料无害化强制性国家标准,基本建立覆盖全面、重点突出、结构合理的快递绿色包装标准体系。根据《指导意见》,相关部门将不断完善覆盖设计、材料、生产、使用、评价、回收利用、处置等全周期的快递绿色包装标准体系,以标准助力快递包装绿色化。

2020年12月,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发布《政务服务评价工作指南》(GB/T39735-2020)和《政务服务“一次一评”“一事一评”工作规范》(GB/T39734-2020)两项国家标准,充分吸纳各地政务服务评价工作经验,首次为全国范围内开展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提供统一的方向指引和工作规范。全国11个省45家基层一线政务服务点试点先行,为标准研制提供了可复制借鉴的创新经验。如江苏12345政府热线将企业群众的“典型差评”纳入政风热线直播选题和典型诉求;甘肃兰州把纪检监察“码上监督”APP小程序嵌入政务服务“好差评”系统同步监督;浙江台州针对差评问题专门建立“123”处置机制;湖北武汉建立“民呼我应”平台建设以及“双评议”评价体系,推进政务服务“好差评”全覆盖。两项国家标准按照每个“差评”都得到整改的工作要求,覆盖事项、机构、平台和人员评价等内容,从百姓办事创业的“全事项、全渠道、全平台、全流程”角度出发,实现政务服务评价、反馈、整改、监督的闭环管理。

2021年3月,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发布《餐饮业供应链管理指南》(GB/T40040-2021)、《外卖餐品信息描述规范》(GB/T40041-2021)、《绿色餐饮经营与管理》(GB/T40042-2021)三项推荐性国家标准。重点聚焦餐饮企业、网络配餐、旅游餐饮三大场景,提出标准化促进餐饮节约的八项具体举措。其中,《餐饮业供应链管理指南》从采购、加工制作、物流、销售等方面,为餐饮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提供指导,推动餐饮业资源协同、集约高效发展。《外卖餐品信息描述规范》规定了外卖餐品名称、品类、主要原料、口味、份量、制作方法等信息内容的描述要求,便于消费者合理点餐、明白消费、避免浪费。《绿色餐饮经营与管理》围绕“节约、环保、放心、健康”四个方面,提出餐饮企业、绿色餐饮街区的经营管理和持续改进要求,推动餐饮企业提质增效。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是由质量检验行业与质量领域的质量检验技术机构和专家学者、工作者,相关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学术机构、企事业单位及质量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企业与企业负责人,与质量检验相关工作的社会各界相关人士等自愿结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具有社团法人资格。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宗旨

按照“服务会员,服务企业,服务政府,服务社会,服务消费,服务发展”的工作原则,贯彻“精业笃行,守正创新,团结协作,开拓进取”的工作精神,恪守“实事求是,尊重人才,创新兴会,服务立会”的工作风尚,落实“专业引领、学术研究,政策咨询、决策参考,科技普及、质量引领,信任传递、助力发展”的工作任务,遵循“质量检验、客观公正,规范市场、扶优治劣,服务企业、引导消费”的工作方向,坚持“专业化,技术化,社会化,服务化”的发展目标,引导各级质量检验机构发展壮大和行业自律,发挥政府和企业、行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对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和工程质量进行社会监督,督促和引导企业积极参与质量提升行动、推进品牌建设;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质量发展潜力,不断增强人民对质量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本团体是相关政府主管部门联系质量检验行业、质量领域科技工作者和专家学者、广大企业及社会各界的桥梁和纽带,是质量发展与质量检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质量发展与质量检验行业高质量发展及质量提升推进、质量强国事业建设的重要社会力量。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职能简介

充分发挥质量专业社团组织的中介作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宣传贯彻质量领域的法律、法规、政策,组织质量和质量检验方面的标准研究、制定和技术开发,开展质量和质量检验方面的学术交流、技术培训和相关技术咨询与技术服务;切实发挥“质量检验,客观公正,服务企业,引导消费”的社会监督作用,抓好质量提升;精业笃行,扶优治劣,充分利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检院(所)和重点国家级质检中心与相关质检机构等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单位和技术机构会员单位的专业优势,组织开展“3.15”“质量月”等质量诚信主题(专题)宣传活动,对“全国质量检验稳定合格产品”进行调查汇总和展示公告,推广防伪溯源和质量诚信验证等技术应用,传递质量信任,引导质量消费,维护市场公平竞争,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加强市场引导,共筑质量诚信,推动质量社会共治共享;组织新技术、新产品鉴定和评审,对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程质量开展检验、鉴定、监理方面的咨询和服务;树立质量工作先进典型和质量诚信标杆,弘扬工匠精神,推广质量工作优秀示范的先进经验;承办有关政府部门(机构)交办和委托的相关工作;着力发挥全国质量检验行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科学求实,开拓创新,全面引领质量检验行业自律和健康发展;履行质量专业社团中介机构的相关职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大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督促企业履行质量主体责任,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大力营造“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心质量”的浓厚氛围,合力推进质量社会共治,扎实推进质量强国建设。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业务范围

(一)持续推进“三个转变”重要思想,助力提高中国质量国际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为中国质量走向世界提供服务,发挥质量检验对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作用,为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健康发展服务;
  (二)围绕质量发展与质量检验能力水平的提升和质量事业的整体发展开展相应的学术研究,推进行业交流,促进行业发展,助力“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的质量工作格局,为构建新时代质量检验能力提升与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及质量发展新局面提供技术支撑和专业保障;
  (三)紧紧围绕质量提升、质量发展工作大局和实施质量强国战略与质量检验行业建设,开展质量提升、质量发展与变革创新等调查研究,建立全国性的质量检验和质量发展学术交流、科普宣传和技术服务平台;
  (四)加强质量检验与质量发展相关的理论研究,提高质量检验和质量发展研究的针对性、协同性、规范性和有效性,促进质量工作队伍成长和质量检验行业能力提升;
  (五)受政府委托承办或根据市场和行业发展需要,开展质量检验和质量发展与质量工作的宣传、咨询、培训和展览展示等活动,推广普及质量检验与质量知识,宣传贯彻质量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宣传质量检验与质量工作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发挥社会监督作用,推进质量社会共治;
  (六)推动质量检验和质量提升与质量发展战略的研究及学术交流,依照有关规定组织出版本团体学术性会刊及有关学术性、科普性刊物和书籍资料,为政府、社会和企业提供有关咨询服务与专业支持;拓宽舆论传播途径,建设本团体官方网站和相关业务网站;
  (七)推行先进的质量检验检测和质量管理方法,开展检验检测能力与质量管理科学技术、方法提升的相关活动,提高质量检验、质量管理创新能力和全民质量意识;
  (八)探索质量检验、质量管理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总结推广质量检验和质量管理经验,开展质量检验、质量管理和质量提升、质量发展与质量溯源、防伪验证等方面的技术咨询和服务与推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九)引导企业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支持企业做好质量基础工作,督促企业加强信用建设,推进企业重视品牌建设,促进企业注重质量发展意识并切实提高质量检验能力和质量控制水平,着力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
  (十)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对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以及工程质量开展多种形式的比较试验、综合评价、体验式调查和第三方检验、鉴定、评估和监理,引导理性消费选择;
  (十一)对损害本团体会员品牌和质量声誉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收集和反馈本团体会员和质量检验与质量工作者的建议、意见和诉求,关心和维护质量检验与质量工作者的合法权益,为本团体会员和质量检验与质量工作者提供广泛的专业服务活动;
  (十二)开展质量检验和质量学风评议工作,加强质量检验行业和质量发展研究领域学风与学术道德建设;
  (十三)推动开展对本团体会员和质量政策法规与检验检测领域科技研究及实践运用工作者的考试及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兴办符合本团体宗旨并能够为本团体会员和质量发展事业与检验检测行业建设发展服务的事业及相关经济实体;
  (十四)开展企业质量检验机构的评审,开展质量评估和推广质量保险业务,利用各种方式向消费者提供质量信息,宣传和普及质量知识和消费常识,传递质量信任、引导质量消费,为市场、企业和消费者服务,切实维护社会各界的合法权益;
  (十五)组织开展质量检验技术、仪器设备、检验设施和质量检验标准等方面的研究、开发、咨询、服务,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组织对其进行鉴定、评审和推广应用;
  (十六)参与质量检验检测和质量管理、质量发展相关领域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修订与实施工作,并积极组织开展相关领域团体标准的制修订和实施工作,助力改革完善质量标准体系;
  (十七)在业务主管单位和相关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加强本团体与境外质量检验和质量领域学术组织及质检机构与相关组织建立友好往来与交流合作关系,促进质量检验和质量工作与国际惯例接轨,拓展本团体国际合作的视野和平台,服务和推动中国质量、中国标准、中国品牌走向世界;
  (十八)承担相关部门委托的质量提升、质量管理、质量发展与质量检验相关的有关工作。

备 注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简称市场监管总局)2018年4月正式成立之前,中国质量检验协会业务主管部门为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简称原质检总局)。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