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花开遍地 工商情暖人心
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榜样就是一股力量。在学习雷锋、创先争优活动中,全国工商系统的广大党员和干部职工,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以人民群众满意为导向,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涌现出一大批雷锋式的先进集体和模范人物。山东省菏泽市工商局牡丹分局马岭岗工商所副所长侯玉林就是其中一个代表,他20余年如一日,爱岗敬业,默默奉献,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经营者的认可。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红盾卫士的行动诠释了新时代的雷锋精神,用质朴的精神,温暖着那些需要帮助的普通百姓的心。
他是一名普通的基层工商所干部,投身基层工商工作20多年,尽职尽责,创先争优,多次受到表彰;他是一名父亲,爱子情深,却对其管教甚严,从不溺爱;他是一名学习雷锋精神的倡导者,身体力行,无私奉献。
他叫侯玉林。今年43岁,现任山东省菏泽市工商局牡丹分局马岭岗工商所副所长,同时兼任菏泽市慈善协会红盾分会的负责人。在菏泽市牡丹区的百姓眼里,他是“好人一个”,因为这位普通的基层工商干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完美诠释了一个普通共产党员的意志和信念,他用自己的爱心和责任心感染了同事、商户、孤寡老人和失学儿童,他用自己的执着、坚持和奉献,让老百姓感受到了人性的温暖。
侯玉林出生在一个普通军人家庭,从小父母就教育他认真工作、服务社会。在基层工商所工作,侯玉林因为工作出色多次受到市、省工商系统的嘉奖,先后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普法先进个人”、“山东省工商系统先进个人”、山东省“优秀责任公民“、“山东省十大慈善之星”、“菏泽市道德模范”等,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
献身基层 服务群众受爱戴
2002年5月,原本在市区工作的侯玉林主动找到局领导,要求到地处偏远的牡丹区黄堽工商所工作。说起为什么要放弃在城区工作的机会,去离家更远、工作更辛苦的农村时,侯玉林认为,农村工商所监管任务很重要,管理人员又少,下到基层更能了解情况,服务群众。这让牡丹区工商局局长仝卫东非常感动。
来到黄堽工商所后,侯玉林主要负责侯集辖区的市场监管工作。当时的侯集地区,农村消费市场非常混乱。侯玉林在工作中发现,由于农村食品经营商户规模小,经营者文化素质低,很多食品的进货渠道有问题,假冒产品、三无产品泛滥,甚至一些过了保质期的产品也不下架。另外,侯玉林还发现,由于农村个体户条件有限,销售还采用以前的柜台模式。
经过调查,侯玉林决定改变这种“土台子、黑屋子”现象,在农村代销点率先进行超市化改造。但他的这一想法并不被商户理解。“当时我们都觉得,农村代销点就很好,搞超市投入大、见效慢,所以开始都不愿意。”侯集镇食品经营户冯庆奎这样描述当时的情况。
冯庆奎最终还是被侯玉林的坚持所感动,并在侯玉林的指导下,开始对店面进行了改造,铺地板、刷墙面,买货架,装门面,小村庄从此有了小超市。
牡丹区侯集个体户刘保健也是受益人。他的店面从2005年的“小黑屋”变成了现在的二层小楼,一层的超市满满当当地摆放着各类商品。“我家能变成这样,我一辈子也忘不了侯所长,这都是他的功劳。”刘保健说,“刚开始的时候,我对侯所长的想法并不理解,甚至觉得他有病,什么都管,但他一直坚持,很耐心地给我讲道理,最后我被感动了。”刘保健还说,侯玉林对食品安全要求非常严格,见到不合格的商品便要求店主立即将其下架。
除了严把食品安全关外,熟悉农村消费市场的侯玉林经常出现在田间地头,请老百姓反映消费意见,还主动联系乡镇企业,帮助他们了解农村消费市场,完善管理和生产。
牡丹区侯集三轮车厂厂长李志雷提起侯玉林就来了精神。据李志雷介绍,原来的侯集三轮车厂只是个小作坊,一共只有13个人,没有商标,产品也只能卖给当地的人。侯玉林来了之后,发现农村对三轮车有消费需求,但是侯集三轮车厂生产的产品质量不过关,产品没有注册商标,缺乏质量监管,没有资金投入。侯玉林找来李志雷谈了一下午,最终李志雷决心改进生产质量并注册了产品商标。在侯玉林的帮助下,侯集三轮车厂申请到了30万元贷款。现在三轮车厂的规模已经扩大到120多人,其注册的“新邦”、“永花”商标也成了地区品牌。
侯玉林的行动打动了众多商户,牡丹区侯集的许多企业商户由先前的怕工商变成了盼工商,许多商户为了感谢给侯玉林送礼,但每次他都婉言谢绝。牡丹区杰华床上用品加工厂厂长王俊杰主动送给侯玉林几套毛毯,侯玉林都原封不动地退了回去。“侯所长给我的企业发展带来很大帮助,在认识侯所长之前,我对工商的理解和其他人一样简单,认为工商不是收费就是罚款,但是侯所长让我改变这种看法。他帮助我们提高质量意识,普及商标知识,并帮助我们注册了商标。我们厂主要生产毛毯,送几条毛毯根本不算什么,但侯所长从来都不要”。
扎实工作 维权打假不含糊
侯玉林一直积极实践着一个普通共产党员的追求,他从另一个角度诠释着“创先争优”活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不能停留在口头,而是要落实在行动上。菏泽市工商局牡丹分局局长仝卫东这样评价侯玉林:“他是一个工作较真的人,对维权打假工作从不马虎,也从来不讲私情,就像铁石心肠。”
有一次,侯玉林的一个本家亲戚因为经营不合格化肥被工商查处,侯玉林毫不犹豫地没收了近2吨化肥。亲戚有怨言,甚至要公开与侯玉林断绝关系。侯玉林说,做人首先要讲良心,不能因为是亲戚,就让老百姓受损失。
仝卫东说,在消费维权、打击假冒伪劣商品方面,侯玉林也是一把好手。在侯玉林来到黄堽工商所后,看到当地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情况严重,他决定要下大功夫加强监管。侯玉林说,农村消费者维权知识淡薄,但是越是这样越要打击假冒伪劣,让消费者能够放心消费。
为了摸清情况,查处假冒伪劣产品,侯玉林经常半夜不回家。一天晚上11点左右,侯玉林接到了举报,肖庄村有人造假酒。他迅速联系3名同事骑着车赶到了肖庄村,找到了被举报的小院,蹲守了一夜。经过两天调查,侯玉林联系了当地派出所和村委会,于第三天凌晨对该小院进行了突击检查,当场查封了假冒的白酒以及制假的工具。
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榜样就是一股力量。在学习雷锋、创先争优活动中,全国工商系统的广大党员和干部职工,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以人民群众满意为导向,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涌现出一大批雷锋式的先进集体和模范人物。山东省菏泽市工商局牡丹分局马岭岗工商所副所长侯玉林就是其中一个代表,他20余年如一日,爱岗敬业,默默奉献,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经营者的认可。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红盾卫士的行动诠释了新时代的雷锋精神,用质朴的精神,温暖着那些需要帮助的普通百姓的心。
他是一名普通的基层工商所干部,投身基层工商工作20多年,尽职尽责,创先争优,多次受到表彰;他是一名父亲,爱子情深,却对其管教甚严,从不溺爱;他是一名学习雷锋精神的倡导者,身体力行,无私奉献。
他叫侯玉林。今年43岁,现任山东省菏泽市工商局牡丹分局马岭岗工商所副所长,同时兼任菏泽市慈善协会红盾分会的负责人。在菏泽市牡丹区的百姓眼里,他是“好人一个”,因为这位普通的基层工商干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完美诠释了一个普通共产党员的意志和信念,他用自己的爱心和责任心感染了同事、商户、孤寡老人和失学儿童,他用自己的执着、坚持和奉献,让老百姓感受到了人性的温暖。
侯玉林出生在一个普通军人家庭,从小父母就教育他认真工作、服务社会。在基层工商所工作,侯玉林因为工作出色多次受到市、省工商系统的嘉奖,先后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普法先进个人”、“山东省工商系统先进个人”、山东省“优秀责任公民“、“山东省十大慈善之星”、“菏泽市道德模范”等,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
献身基层 服务群众受爱戴
2002年5月,原本在市区工作的侯玉林主动找到局领导,要求到地处偏远的牡丹区黄堽工商所工作。说起为什么要放弃在城区工作的机会,去离家更远、工作更辛苦的农村时,侯玉林认为,农村工商所监管任务很重要,管理人员又少,下到基层更能了解情况,服务群众。这让牡丹区工商局局长仝卫东非常感动。
来到黄堽工商所后,侯玉林主要负责侯集辖区的市场监管工作。当时的侯集地区,农村消费市场非常混乱。侯玉林在工作中发现,由于农村食品经营商户规模小,经营者文化素质低,很多食品的进货渠道有问题,假冒产品、三无产品泛滥,甚至一些过了保质期的产品也不下架。另外,侯玉林还发现,由于农村个体户条件有限,销售还采用以前的柜台模式。
经过调查,侯玉林决定改变这种“土台子、黑屋子”现象,在农村代销点率先进行超市化改造。但他的这一想法并不被商户理解。“当时我们都觉得,农村代销点就很好,搞超市投入大、见效慢,所以开始都不愿意。”侯集镇食品经营户冯庆奎这样描述当时的情况。
冯庆奎最终还是被侯玉林的坚持所感动,并在侯玉林的指导下,开始对店面进行了改造,铺地板、刷墙面,买货架,装门面,小村庄从此有了小超市。
牡丹区侯集个体户刘保健也是受益人。他的店面从2005年的“小黑屋”变成了现在的二层小楼,一层的超市满满当当地摆放着各类商品。“我家能变成这样,我一辈子也忘不了侯所长,这都是他的功劳。”刘保健说,“刚开始的时候,我对侯所长的想法并不理解,甚至觉得他有病,什么都管,但他一直坚持,很耐心地给我讲道理,最后我被感动了。”刘保健还说,侯玉林对食品安全要求非常严格,见到不合格的商品便要求店主立即将其下架。
除了严把食品安全关外,熟悉农村消费市场的侯玉林经常出现在田间地头,请老百姓反映消费意见,还主动联系乡镇企业,帮助他们了解农村消费市场,完善管理和生产。
牡丹区侯集三轮车厂厂长李志雷提起侯玉林就来了精神。据李志雷介绍,原来的侯集三轮车厂只是个小作坊,一共只有13个人,没有商标,产品也只能卖给当地的人。侯玉林来了之后,发现农村对三轮车有消费需求,但是侯集三轮车厂生产的产品质量不过关,产品没有注册商标,缺乏质量监管,没有资金投入。侯玉林找来李志雷谈了一下午,最终李志雷决心改进生产质量并注册了产品商标。在侯玉林的帮助下,侯集三轮车厂申请到了30万元贷款。现在三轮车厂的规模已经扩大到120多人,其注册的“新邦”、“永花”商标也成了地区品牌。
侯玉林的行动打动了众多商户,牡丹区侯集的许多企业商户由先前的怕工商变成了盼工商,许多商户为了感谢给侯玉林送礼,但每次他都婉言谢绝。牡丹区杰华床上用品加工厂厂长王俊杰主动送给侯玉林几套毛毯,侯玉林都原封不动地退了回去。“侯所长给我的企业发展带来很大帮助,在认识侯所长之前,我对工商的理解和其他人一样简单,认为工商不是收费就是罚款,但是侯所长让我改变这种看法。他帮助我们提高质量意识,普及商标知识,并帮助我们注册了商标。我们厂主要生产毛毯,送几条毛毯根本不算什么,但侯所长从来都不要”。
扎实工作 维权打假不含糊
侯玉林一直积极实践着一个普通共产党员的追求,他从另一个角度诠释着“创先争优”活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不能停留在口头,而是要落实在行动上。菏泽市工商局牡丹分局局长仝卫东这样评价侯玉林:“他是一个工作较真的人,对维权打假工作从不马虎,也从来不讲私情,就像铁石心肠。”
有一次,侯玉林的一个本家亲戚因为经营不合格化肥被工商查处,侯玉林毫不犹豫地没收了近2吨化肥。亲戚有怨言,甚至要公开与侯玉林断绝关系。侯玉林说,做人首先要讲良心,不能因为是亲戚,就让老百姓受损失。
仝卫东说,在消费维权、打击假冒伪劣商品方面,侯玉林也是一把好手。在侯玉林来到黄堽工商所后,看到当地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情况严重,他决定要下大功夫加强监管。侯玉林说,农村消费者维权知识淡薄,但是越是这样越要打击假冒伪劣,让消费者能够放心消费。
为了摸清情况,查处假冒伪劣产品,侯玉林经常半夜不回家。一天晚上11点左右,侯玉林接到了举报,肖庄村有人造假酒。他迅速联系3名同事骑着车赶到了肖庄村,找到了被举报的小院,蹲守了一夜。经过两天调查,侯玉林联系了当地派出所和村委会,于第三天凌晨对该小院进行了突击检查,当场查封了假冒的白酒以及制假的工具。
- 北京海淀开展餐饮食品安全大检查麦当劳、东来顺门店等因食品安全问题被查处(2024-09-05)
- 守护消费 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2024-09-05)
- “富氢水”炸伤老人 消保委助力获赔(2024-08-21)
- 助听器导致症状加重 消保委助力维权成功(2024-08-15)
- “铁拳”行动|上海公布2024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第四批典型案例(2024-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