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315在行动

登泰山,你可一路放心吃喝

2012年04月05日 16:17 信息来源:http://www.ccn.com.cn/news/315/2012/0405/403898.html

游客登泰山,一路一身汗。在山道旁边不时遇有水果摊,一条手指粗的塑料管不断冒出汩汩水流冲洗着红绿相间的水果,既保持了水果的鲜嫩又增添了水果的凉爽,吃上一口,顿然使人心旷神怡、精神倍增。

“这水干净不?”,也许你会冒出这样的问题。没问题!他们引来的全是山泉水。在泰山风景名胜区内,流通环节食品保证安全,人们完全可以一路放心吃喝。

食品安全,重于泰山——泰山景区工商分局的每名干部职工思想里始终绷紧着这么一根弦。

他们立足泰山景区实际,起草了《泰山景区创建“流通环节食品放心管区(村居社区)”活动实施方案》,就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创建内容、实施步骤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措施,受到泰山管委领导重视,并以管委名义作了转发。泰山管委责成各有关部门和单位,以创建食品安全景区、提升泰山形象为己任,积极协同配合工商分局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使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由部门行为变为政府行为,形成了泰山管委主导、工商部门主抓、有关单位联动、经营业户自律、社会各界监督“五位一体”的流通环节食品安全保障机制。泰山景区工商分局逐级落实食品安全工作责任制,将每家食品安全监管责任落实到具体工作人员肩上,食品市场全面实施了食品安全监管“四项制度”和食品经营自律“三条线”。为确保中外游客到手的食品合格安全,泰山景区工商分局还立足区域特点,追求实效创新,创立了很多特色制度,做到细线密织,防线叠加,为登山游客及市民建起食品安全保护网。

食品安全,抓根治源——强化对批发商的监管。

由于泰山景区内流通领域食品经营呈现点多量少、季节性强等特点,形成了山根几个批发商、山顶一个批发商为主动脉供应几百零售商的格局。为此,把对批发商的监管,视为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闸门,决不允许问题食品进入第一道关口。他们指导批发经销商与正规生产商或供货商建立供货关系,完善储藏设施,健全了各项自律制度和完整的购销货台帐,要求他们在进货中向供货方索要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等相关资质证明的复印件,每次进货都严格按照进货查验制度的要求,认真履行查验义务。在日常批发过程中,再次查验商品质量,将合格的商品批发给食品零售商,并开具销货单。

食品要安全,运输是防线——将挑山工聘为食品安全监督员。

虽然现在泰山上的很多食品都是通过索道运输,但是挑山工仍是不可或缺的运输力量。即使到达山顶,也需要挑山工将货源送到每一家零售商。为了最大限度地保障食品质量,既需要挑山工及时地运送货源,又需要挑山工科学地运送货源,尤其是对不能暴晒的食品,在运输中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因此,泰山景区工商分局将货运索道的管理人员,以及挑山工,全部聘为食品安全监督员,并进行了食品安全工作培训,让他们承担起了保障泰山景区食品安全工作应有的责任和义务,为泰山景区食品安全增加了一道“防火墙”。

保障食品消费安全,山下山上各有亮点——三道天门三种特点。

红门、中天门、南天门,是泰山具有标识性的三个“天门”和区域,分别代表着登山路段的起始、中段、极顶。由于高度等条件的不同,食品保质的自然环境随之不同、食品经营单位的数量也不同,泰山景区工商分局在落实共性监管措施的基础上,对不同区域的食品安全工作采取了不同特点的监管措施。红门区域位于山脚,食品经营单位较多,安全监管任务较重,着重采取了加大巡查频率,敦促经营者增强自律的措施。中天门有关经营业户较少,仅有十多家,则实行了建立电子动态监管档案的方法。就是中天门工商所将每户每次进货情况输入微机,每天上班后第一件工作就是打开电脑,查看即将到保质期的食品有哪些、是哪些业户,打电话通知相关业户注意及时下架退市;到期日,就上门敦促下架销毁。

南天门工商所根据辖区海拔最高,白天的阳光也最耀眼,很多食品如果保存不好,保质期就会比原本标记的时间缩短不少的实际,组织经营业户对摆放出来的食品、饮料都贴上红色的提示:样品概不销售。这有效地防止了不良食品和饮料进入游客消费环节,保障了食品消费的安全。而且,对泰山沿路特有的路边水果摊点的监管,泰山景区工商分局的干部职工,也细心地意识到不让经营者用易受污染的河水冲洗水果,指导监督经营者就近寻找无污染的泉水,作为水源使用,进而又为登山游客安全消费上了一把保险锁。

泰山景区工商分局干部职工对食品安全的悉心监管,使经营业户文明诚信经营的自觉性大为提高,登泰山,你可一路放心吃喝。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