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315在行动

工商所所长何开武:履行法定职责 严把流通环节食品安全关

2012年01月06日 16:38 信息来源:http://www.ccn.com.cn/news/315/2012/0106/390092.html

“为保证群众身体健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工商所把食品安全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防控能力大大提高,辖区内没有出现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各方面工作得到了上级领导充分肯定,树立了良好形象。”近日,湖南省长沙市工商局雨花分局高桥工商所所长何开武接受记者采访,介绍了该所在工作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一些经验和方法。

建立健全监管责任体系

高桥工商所担负着高桥大市场、火焰大市场、高桥商贸城、长沙茶市和3个农贸市场的工商行政管理工作,辖区面积1.8平方公里,共有各类经营户6200余家,公司企业322家。其中高桥大市场是中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国家级综合批发市场和全国第四大市场,是长沙乃至湖南的主要食品流通集散地,食品流通经营户近3000户,食品种类繁多,源头错综复杂,经营者素质参差不齐、经营方式多样,经营行为复杂,辐射面广,监管难度大。

据何开武介绍,该所注重强化工商干部的问责制,实行网格化管理,16名工作人员除内勤外全部到基层监管一线,采取“三联一结合”的办法,将工作人员联片、联社区、联市场,与街道、社区、市场密切配合,结合工商职能职责抓食品安全。同时,强化市场开办者的连带责任制和食品经营者的主责制,确保流通环节食品安全。

为落实责任,建立长效机制,保证食品安全,今年年初,高桥工商所与高桥大市场商定在市场推行食品安全“休克”疗法和末位淘汰制,市场内经营者必须与市场和工商所签订食品安全承诺书,工商所与市场管理方定期对经营者在文明服务、诚信经营、证照登记悬挂、进货查验,索证索票、食品质量等方面的具体表现,进行测评,对违反承诺规定的经营者按不同程度给予相应的经济处罚、警告、或取消经营资格。截至目前,已有两个酒类经营者因售假而被取消经营资格,并清退出市场。

强化基础狠抓重点

为严把食品市场主体准入关,该所坚持先证后照,采取“一劝二疏三查”方式,规范市场主体行为。“一劝”,即向无证无照经营户逐户上门发放《限期办照通知书》,宣传政策法规,对不符合经营条件及前置手续过期的,限期整改;“二疏”,即简化办证办照手续,监管人员上门上户耐心指导经营者办理食品流通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做到随到随办,优质服务;“三查”,即对经屡次劝导拒不办照或转行的无证无照经营者依法予以取缔。通过此方式,该所引导和帮助560户无照经营者办理了证照,核发食品流通许可证1729户,取缔无照经营者36户。

“我们采取上门宣传、集中培训等方式,加强宣传引导。近年来先后举办乳制品、腊制品、调料、食品添加剂、食用油、熟食等经营者培训班25期,培训2360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5万份,签订食品安全承诺书3200余份。”何开武说。

在严把食品质量市场准入关上,高桥工商所加大流通环节食品质量监管力度,严格要求食品经营者在提供生产许可证、流通许可证、营业执照时做到真实合法有效,切实对留存备查的复印件的合法性和有效性负责。强化索证索票和进销台账,依法监督食品销售者建立并执行进货查验和记录制度,主要是改进进、销货台账记录方式,稳步推进“一票通”和电子索源系统,逐户上门指导经营者详细载明相关事项,确保食品源头可溯,去向可查,安全可控,责任可追。

同时,该所在原已建综合经济户口的基础上,再逐一摸清经营户底数,建立健全食品经营者经济户口和食品经营信用档案,做到底子清、户数准、情况明,为有效监管打下扎实基础。按月、按季度做好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和抽样监测,自检经营户262户370批次;送权威检测机构116户,涉及26个品种,检测合格率达95%。对抽检不合格品种,及时发布消费警示和提示,重点做好不合格食品的退市和公示工作,公示率达100%,切实将食品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集中整治杜绝假冒伪劣

为将工作落到实处,高桥工商所采取日常监管和专项集中整治相结合的方法,确保整治效果。据何开武介绍,近年来,该所先后组织开展了元旦、春节食品市场专项执法检查、奶制品专项执法检查、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含苏丹红辣椒红色素和辣椒粉市场清查、酒类春雷行动、月饼、食用油、大米等专项整治行动112次,检查食品经营户37860户次、收缴涉嫌假五粮液酒228瓶、假茅台酒系列685瓶、假酒鬼酒174瓶、假国窖1573酒156瓶、假洋酒542瓶、“长城”干红商标侵权276瓶、“华夏”干红商标侵权382瓶。追缴、查获问题乳粉4.5吨,查扣假冒伪劣食品和不合格食品1300公斤,假冒“旺旺”碎冰冰420件,查获、销毁假冒伪劣食品案值120万元,立案查处42起食品违法案件,罚款63万元。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