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所所长“罗聪明”的食品安全监管经验
四川省成都市郫县工商局郫筒工商所所长罗时明,今年50岁,1993年调入工商系统工作,一干就是19年,其中担任了近10年的消费者权益保护科科长一职,任郫筒工商所所长已有6年时间了。在同事们眼里,罗时明在工作上特别肯动脑筋,办法好、点子多,管理上善于统筹,平时大家都管他叫“罗聪明”。
食品经营者验照要看台账
郫筒工商所管辖的郫筒镇区域,是郫县的县城中心,属于核心商业区,共有3300多户个体经营者,4个专业市场,其中食品经营者629户,食品批发企业两户。按照基层工商所网格化管理要求,郫筒工商所将这些食品经营者和批发企业划分为5个网格,每个网络落实1名人员负责管理,对上与所长签订责任书,对下与每个经营者签订《成都市流通环节食品经营者质量安全承诺书》。“做到了每一个经营者都有人在进行日常动态管理。”罗时明说。
截至目前,四川省、成都市要求落实的食品安全制度,总共有4项管理制度和7项保障制度。工商所作为最基层的执行者,如何确保每项制度都严格执行到位,罗时明煞费苦心。经过仔细分析整合后,罗时明发现,11项制度中最核心的是索证索票、购销台账、不合格商品退市和消费纠纷处理等4类制度,而索证索票和购销台账是两项落实难度较大的制度。
罗时明说,平常开展市场巡查,主要就是查看购销台账,督促食品经营户整理、粘贴台账。“有些腌卤店买的活鸡活鸭没有发票,我们规定,即使是‘白条子’都必须打一张。”罗时明说。即使这样,一些食杂店经营者由于文化素质低,在购进食品中主动索证索票和建立购销台账的意识较差,完善台账很困难。
针对这一难题,罗时明在推行食品经营户索证索票和购销台账制度初期想了一个办法,即要求辖区内食品经营者参加验照时,须提供全套完善的台账,台账未健立和不完善的暂缓验照,由工商人员帮助其完善后再通过验照。这项措施自2010年开始实施后,效果良好,大约30%以上的个体食品经营者通过验照完善了购销台账。
出门一把抓回来才分家
人员少,监管任务重,工作压力大,是工商所普遍面临的实际情况。郫筒工商所共有10名工作人员,除了必须按质按量完成市场巡查任务外,还要参加各种专项整治工作,仅今年上半年,全所就参加了专项整治20多次。俗话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面对来自上级各部门的管理要求,善于统筹协调的罗时明有一套朴素的理论和办法。“我从来不说忙得很,一项工作越是有压力,我就越会去思考怎样把压力变动力。”罗时明说。2005年罗时明刚任所长时,觉得对食杂店和餐饮店购进的原材料不好监管,当时郫县工商局刚配发了一台快速检测箱,罗时明第一个前去借来,主动在辖区开展食品快速检测工作。回忆起那时的情景,罗时明仍很感慨。他说,每次检测都安排3个人,直接将12315执法车开到现场,很受消费者欢迎,商家对检测结果也很服气,效果非常好。“所长的工作,就是安排部署,出点子,教方法,而不是只把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压力传递给工作人员。”罗时明说,“每次所务会必讲食品安全,主要就是缓解压力和传授方法。”
罗时明告诉所里人员,“只要按照要求把工作做到位了,就对了”。他认为,如果压力太大了,工作做起来就缩手缩脚的,反而容易出错。就像开车一样,过分强调要注意安全,驾驶员往往就越紧张,就越容易出事。
罗时明教给巡查人员的市场检查方法是“出门一把抓、回来才分家”。他解释说,比如说网格管理人员,今天安排检查牛奶,就不能只是检查牛奶,明天检查大米,也不能只是检查大米。而是只要上门检查,就要尽可能把职能范围内的其他工作都做了,回到办公室后再分门别类地整理汇总。
必须为老百姓办实事
采访中,罗时明说:“我始终觉得,开展消保工作和食品安全工作,首先要解决的是认识问题。只要把认识问题解决了,工作就会很好开展。我是把消保工作和食品安全当成民生工程在抓,每次所务会议必提食品安全,我们必须为老百姓办实事。”
10月13日,一位老年人来到郫筒工商所申诉,称自己购买了1万多元的保健品,结果发现保健品里含有多种不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的物质,找经销商退货,经销商不理不睬。经工商人员调解,经销商退还了3900多元。
据罗时明介绍,郫筒工商所平时受理的食品类申诉较少,今年截至目前,全所受理消费者申诉63件,食品类申诉只有5件,不到10%。罗时明分析认为,食品类申诉量逐年下降,其主要原因是,通过多年的整治,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状况大为改善,预包装食品只要是正规厂家生产的、正规渠道进货的,基本没问题;散装食用油在郫县市场基本没有了。另外,辖区内的食品经营者特别是超市,都按照要求建立起了《消费纠纷处理制度》,遇到消费纠纷,第一时间就积极进行了处理。
谈到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罗时明说:“这种手段我们还是要坚持,因为它对经营者能起到一种震慑作用,也让消费者感觉消费起来更加放心。”
四川省成都市郫县工商局郫筒工商所所长罗时明,今年50岁,1993年调入工商系统工作,一干就是19年,其中担任了近10年的消费者权益保护科科长一职,任郫筒工商所所长已有6年时间了。在同事们眼里,罗时明在工作上特别肯动脑筋,办法好、点子多,管理上善于统筹,平时大家都管他叫“罗聪明”。
食品经营者验照要看台账
郫筒工商所管辖的郫筒镇区域,是郫县的县城中心,属于核心商业区,共有3300多户个体经营者,4个专业市场,其中食品经营者629户,食品批发企业两户。按照基层工商所网格化管理要求,郫筒工商所将这些食品经营者和批发企业划分为5个网格,每个网络落实1名人员负责管理,对上与所长签订责任书,对下与每个经营者签订《成都市流通环节食品经营者质量安全承诺书》。“做到了每一个经营者都有人在进行日常动态管理。”罗时明说。
截至目前,四川省、成都市要求落实的食品安全制度,总共有4项管理制度和7项保障制度。工商所作为最基层的执行者,如何确保每项制度都严格执行到位,罗时明煞费苦心。经过仔细分析整合后,罗时明发现,11项制度中最核心的是索证索票、购销台账、不合格商品退市和消费纠纷处理等4类制度,而索证索票和购销台账是两项落实难度较大的制度。
罗时明说,平常开展市场巡查,主要就是查看购销台账,督促食品经营户整理、粘贴台账。“有些腌卤店买的活鸡活鸭没有发票,我们规定,即使是‘白条子’都必须打一张。”罗时明说。即使这样,一些食杂店经营者由于文化素质低,在购进食品中主动索证索票和建立购销台账的意识较差,完善台账很困难。
针对这一难题,罗时明在推行食品经营户索证索票和购销台账制度初期想了一个办法,即要求辖区内食品经营者参加验照时,须提供全套完善的台账,台账未健立和不完善的暂缓验照,由工商人员帮助其完善后再通过验照。这项措施自2010年开始实施后,效果良好,大约30%以上的个体食品经营者通过验照完善了购销台账。
出门一把抓回来才分家
人员少,监管任务重,工作压力大,是工商所普遍面临的实际情况。郫筒工商所共有10名工作人员,除了必须按质按量完成市场巡查任务外,还要参加各种专项整治工作,仅今年上半年,全所就参加了专项整治20多次。俗话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面对来自上级各部门的管理要求,善于统筹协调的罗时明有一套朴素的理论和办法。“我从来不说忙得很,一项工作越是有压力,我就越会去思考怎样把压力变动力。”罗时明说。2005年罗时明刚任所长时,觉得对食杂店和餐饮店购进的原材料不好监管,当时郫县工商局刚配发了一台快速检测箱,罗时明第一个前去借来,主动在辖区开展食品快速检测工作。回忆起那时的情景,罗时明仍很感慨。他说,每次检测都安排3个人,直接将12315执法车开到现场,很受消费者欢迎,商家对检测结果也很服气,效果非常好。“所长的工作,就是安排部署,出点子,教方法,而不是只把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压力传递给工作人员。”罗时明说,“每次所务会必讲食品安全,主要就是缓解压力和传授方法。”
罗时明告诉所里人员,“只要按照要求把工作做到位了,就对了”。他认为,如果压力太大了,工作做起来就缩手缩脚的,反而容易出错。就像开车一样,过分强调要注意安全,驾驶员往往就越紧张,就越容易出事。
罗时明教给巡查人员的市场检查方法是“出门一把抓、回来才分家”。他解释说,比如说网格管理人员,今天安排检查牛奶,就不能只是检查牛奶,明天检查大米,也不能只是检查大米。而是只要上门检查,就要尽可能把职能范围内的其他工作都做了,回到办公室后再分门别类地整理汇总。
必须为老百姓办实事
采访中,罗时明说:“我始终觉得,开展消保工作和食品安全工作,首先要解决的是认识问题。只要把认识问题解决了,工作就会很好开展。我是把消保工作和食品安全当成民生工程在抓,每次所务会议必提食品安全,我们必须为老百姓办实事。”
10月13日,一位老年人来到郫筒工商所申诉,称自己购买了1万多元的保健品,结果发现保健品里含有多种不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的物质,找经销商退货,经销商不理不睬。经工商人员调解,经销商退还了3900多元。
据罗时明介绍,郫筒工商所平时受理的食品类申诉较少,今年截至目前,全所受理消费者申诉63件,食品类申诉只有5件,不到10%。罗时明分析认为,食品类申诉量逐年下降,其主要原因是,通过多年的整治,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状况大为改善,预包装食品只要是正规厂家生产的、正规渠道进货的,基本没问题;散装食用油在郫县市场基本没有了。另外,辖区内的食品经营者特别是超市,都按照要求建立起了《消费纠纷处理制度》,遇到消费纠纷,第一时间就积极进行了处理。
谈到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罗时明说:“这种手段我们还是要坚持,因为它对经营者能起到一种震慑作用,也让消费者感觉消费起来更加放心。”
- 浙江专项整治热点领域“霸王条款”(2024-10-28)
- 北京海淀开展餐饮食品安全大检查麦当劳、东来顺门店等因食品安全问题被查处(2024-09-05)
- 守护消费 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2024-09-05)
- “富氢水”炸伤老人 消保委助力获赔(2024-08-21)
- 助听器导致症状加重 消保委助力维权成功(2024-08-15)